摘要 爱国主义思想是国民在生存中自发产生的一种意识,表现了国民对祖国极其深厚的情感。民族生存对空间的需要,产生了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个体生存对群体的依赖产生了维护整体利益的历史责任感;保持民族传统生活方式和种的延续的愿望产生了独立自主意识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民族生存竞争的本能产生了忧患意识和奋进精神。所以爱国主义是民族生存意识的体现。 关键词 民族 生存意识 爱国主义 人类无法回避生存问题。考古证明人类本来有一个共同的起源——森林古猿,人最初在地球上到处漫游,处处为家,为种的繁衍艰难地与自然界抗衡着、在与自然斗争中生存。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各分支在相对稳定的地理环境中定居下来,国家产生后,人类由大家庭分裂为地域小集团,从此,完整的地球分割为不同的势力范围,以后人类就面临着双重矛盾:在与自然矛盾的同时,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也产生了生存的竞争。各民族人民长期在同一个国家里生活,就会产生一种认同感、归属感,产生热爱和崇敬,产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所以爱国主义并不是强加在国民头上的外在的意志,而是国民在祖祖辈辈生息繁衍过程中自发产生的心理、信念,是民族生存意识的集中体现。 一、民族生存对空间的需要,产生了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 所谓生存意识就是人类在生存过程中对自身生存的环境、条件、状况、能力、前途等等的综合反映。人类生存首先要有一定的空间,即一定的地理环境,普列汉诺夫认为:人类的生存条件首先是自然给予的,其次是人们自己创造的。黑格尔则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世界历史的地理背景”,是人类历史的舞台,是“民族精神”活动的场所。如果失去了地理环境的依托,失去了祖祖辈辈生存的领土,人们就不能自由自在的生活。 回想历史,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争战主要是围绕着领土进行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马上修筑起万里长城以保护北方农业区域免遭匈奴人的侵袭。但中国的疆域一直不很太平,异族不断入侵,在抗击中,我国产生了一代又一代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从汉代的卫青、霍去病到宋朝的岳飞,从抵抗倭寇的戚继光到收回台湾的郑成功……成为后人敬仰和效仿的榜样。19世纪后,经济发达起来的西方列强,想凭着船坚炮利打开中国的大门,从1840年到1949年百余年间发动了数百次侵华战争,强加给清政府的不平等条约1180个,掠夺我国领土150万平方公里,把持了几十个“国中之国”——租界地。面对大好河山被瓜分,李大钊悲愤地写出:“空山已无歌哭之地,天涯不容漂泊之人”的诗句;面对外敌的入侵,中国站立起了林则徐、关天培、邓世昌,在他们的背后是三元里人民、太平军和义和团,是全体不愿失去自己家园的不屈的国民。正是这样我们保住了以汉族聚居点为中心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保住了中华民族生存的家园。 而与我国相反的犹太人却一代一代挣不脱被烧、被驱、被杀的厄运。传说公元前1千多年前,犹太人在耶和华的引导下已经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国家,但珈南的一次大旱灾后,这支民族自动放弃了这块领地进入埃及,几百年后他们在埃及站稳了脚跟,可埃及法老开始迫害和驱逐犹太人,摩西不得不带着他们越过红海逃出埃及。他们又化了几个世纪打仗,在公元前10世纪的大卫王时代取回珈南,在耶路撒冷建都。但散居在世界各处的犹太人在一次又一次排扰浪潮前无家可归、到处流浪,至今还不得不为争取建立永久的定居点不断与其它民族发生冲突。犹太人灾难深重,我认为不是因为劣等,而是因为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犹太人不断与其他民族冲突,不是天生好战,而是经过太多磨难后开始意识到生存空间的重要。 中国人历来都眷恋着生育自己的土地,《老井》中的那村人即使到几十里外担水,也要厮守着乡土,他们心中唯一的希望就是有朝一日能打出一口有水的井,使土地重新恢复生机;愚公情愿用自己和子子孙孙联合的力量搬去挡住家门的大山也不愿迁居异乡。“父母在不远游”。“落叶归根”、“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道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对祖国一草一木的爱,这是中国人最元初的爱国之心,我们知道:中国是中国人唯一的家园,离开它我们无法生存。 二、个体生存对群体的依赖,产生维护整体利益的历史责任感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存在不是以个体存在为特征,而是以类的存在、群体的存在为特征,人是社会的人,不能离群索居。早在战国时期荀子就看到“人之生,不能无群”,人没有牛强壮却能役使牛,没有虎豹凶狠却能战胜虎豹,是因为“能群”,能集中群体的智慧增加自己的力量。近代的严复进一步指出:“能群者存,不能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把是否“能群”,能否“善群”,提到了生死存亡的高度去考察。确实,个人的需要和欲望只有在“群”中才能求得满足,个人的痛苦和危难只有在“群”中才能消除,“群”的存在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人类“文明愈进,则群之相需也愈深。”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的先人从救亡图存、自强保种的迫切需要出发,大力宣传“合群”、“爱群”、“利群”的思想。 “群”就是包括家庭、民族、国家等不同范围、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各式各类的社会组织。每个人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家庭、民族、国家的一分子,个体生存对特定群体的依赖性会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和对异群的排斥心理。就象大数人,虽然家境贫寒也愿意在自己家里生活,在家里他能体会到父母的慈祥、兄弟的友爱,虽苦也乐;而即使在富庶也开明的他人家生活,也会有寄人篱下无根无基的感觉。所以流落异乡的人总思念回归,如清乾隆年间我国西北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的土尔扈特人在迁居伏尔加草原140多年后,战胜了沙俄统治者的追击和哥萨克人的堵截,终于以丧失几乎所有牲畜和半数族民为代价,返回了祖国,表现了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成为轰动世界的壮举。血总是浓于水,斩不断的血缘亲谊,割不开的爱国情愫,使同一民族的成员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彼此紧紧团结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