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爱国主义与时代精神”研讨会的召开,给广东学术界吹入又一阵新风。搞人文科学的人,从本学科出发,自觉地关注、参与、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把自己的研究与当前改革开放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既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向,也是一种值得大力倡导的务实学风。本刊与广东历史学会、《广东社会科学》杂志、肇庆市社科联联合举办了这次研讨活动,并选取其中部分文章作为“学术聚焦”栏目加以推介,本意亦在于倡导这种方向和学风,并通过这一栏目陆续把学术研讨中的“重点”、“热点”、“焦点”及时反映出来,促使学术研究活动与时代实践的脉搏同步。 弘扬爱国主义是我们的崇高职责——兼谈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的演化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是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是动员广大群众奋起御侮的鲜明旗帜,是激励人民建设祖国的强大动力。 弘扬爱国主义,无疑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崇高职责。 爱国主义,确切地说是具有完全意义的爱国主义,应是激情和理性的结合,而不能有所偏废。人们总是为祖国的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多娇的江山和优秀的同胞而自豪,长期积淀了朴素的、深切的炽爱。当然,这种激情是弥足珍贵的。但是,深刻的、丰富的爱国主义不能局囿于此,它还必须包涵理性的内容——决不能坐视祖国备受侵凌和沦于贫弱,定要“上下而求索”地寻觅救亡和富强之路。激情促成了理性。理性升华了激情。因之,对祖国的命运的镂心刻骨的关怀,就不能不体现为把爱国主义与当代先进社会思潮和运动——救亡和富强的理论和实践——相融汇、相激扬。爱国主义由此蕴涵了拯救和发展祖国的社会内容,洋溢着时代精神,既是对历史传统的承续,更是在新的条件下的发展。 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在近代中国异常昂扬,获致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它的主流与当代先进社会思潮和运动紧密结合,并成为一切先进社会思潮和运动必具的本质特征和主要标志。 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中国近代的发端,具有特殊的意义。从中世纪末叶入于近代,舞台帷幕的开启既非生产力的突飞猛进所促使,亦非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所导致,而是为英国侵略者发动的鸦片战争所拉动。强烈的外烁作用迫使近代中国逸出了正常的、健康的发展道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于原有的封建主义枷锁之外,又增加了殖民主义的新桎梏。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由是成为这种畸变的社会形态的主要矛盾,并且往往居于最突出的地位。严酷的现实是: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岁月里,帝国主义采用了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手段肆无忌惮的侵凌中国,把它推向贫困落后的深渊。因之,避免瓜分、共管的厄运,争取民族的独立;摧毁侵略者在华统治的墙角——封建主义,以民主取代专制;要之,挣破双重镣铐,以拯救和发展中国,使中国臻于独立、民主和富强,必然成为迫待解决的根本任务。作为近代中国先进思潮的主旋律的爱国主义的理性内涵,就在于此。 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从鸦片战争以迄八国联军之役,中国的爱国反帝斗争的失败是难以避免的。在这个历史时期,国家的权力为清朝政府所控制。现存政权主要代表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并随着帝国主义侵略触爪的深化而逐步与之结成联盟,充当“列强”的“鹰犬”,甘为奴隶总管的角色。他们的抵抗大抵是消极的,对侵略者表现出一副奴颜媚骨。当然,封建地主阶级与侵略者之间并非没有矛盾。统治阶级的部分成员及代表确在民族危机深重的时刻主张抗击侵略者,甚至积极投入了正义的战斗。但是,除掉少数的优秀人物外,他们的爱国主义并不蕴含着先进的社会思潮,难以完满地回答来自外部世界的双重挑战。赢得胜利与进步,在那样的条件下几乎是不可能的。 卷入抗击侵略者斗争的还有广泛的阶级和阶层,主要是农民阶级和新登上历史舞台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虽已诞生,却未成为自为阶级。农民阶级是反侵略的主力,从三元里抗英斗争到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他们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阻止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但是,落后的生产方式限制了他们的眼界,使得他们不能把爱国主义与先进的社会思潮与运动相结合,提出科学的民族解放纲领。资产阶级的政派之一——维新派也把这个课题作为社会政治活动的主要内容,他们正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形势下把维新运动推向高峰,使爱国主义与维新思潮和运动相融汇、相激扬:从爱国走向变革。然而,由于他们缺乏赖以凭藉的物质力量,又对帝国主义存在着轻信和幻想,所以他们的奋斗未能取得真正的重大成果。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爱国主义跨出了新的步伐,与当代先进的民主主义思潮和革命运动相融汇、相激扬。他们竭力避免中国惨遭“瓜分”或者“共管”的厄运,为争取民族的独立而奔走呼号。严峻的事实是必须从爱国走向革命——以武装斗争为手段,粉碎反动腐败已极的清朝政府和后来的军阀统治,才能拯救中国。但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对帝国主义既缺乏深切的认识,又从未真正建立起全国范围的政权,以致在整个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始终未能提出鲜明的反帝口号和进行坚决的斗争。因之,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反对帝国主义不能得到充分反映和取得重大成果。资产阶级曾把爱国主义提到新的历史高度,赋予它以时代精神和社会内涵,丰富了爱国主义传统,起了震聋发聩的启蒙作用。只是历史的局限使得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彻底胜利,自然也不能真正完成反侵略的大业。 近代中国总是处于“挨打”的境地,根本原因就在于此。民主革命新阶段的到来——新民主主义革命取代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根本改变了这种屈辱的历史。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爱国主义与当代中国最先进的社会思潮和运动相融汇、相激扬,即附丽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几经曲折与反复,终于完成了近代民主革命历程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找到通向胜利的途径——新民主主义道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正确解决了当前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动力和前途诸问题,被概括为一个著名的公式,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革命。因之,也就科学地解决了它所内涵的民族解放的课题。这种符合中国基本国情和历史趋势的社会思潮和运动,把爱国主义深化和拓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致令人民能够赢得战争的胜利和社会的进步。高扬的爱国主义,结出了空前的硕果。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光辉结局,就是不容置辩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