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642(2008)08-0009-05 改革开放初期是党的历史上重要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人们对于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如何评价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特别是“文革”十年的历史,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等,存在种种思想困惑。同时在改革开放中,人们思想观念的新变化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困难。在这个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党采取了一系列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举措,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因此,回顾这一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复杂的形势 改革开放初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非常复杂,既有中国传统封建思想残余影响,也有“文革”的“后遗症”,还要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1.“文革”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负面仍然存在。1978年,经过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但是“文革”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消极影响并未消失。其一,破坏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如在定位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强调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艰苦奋斗教育;主张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用说服教育的方法来解决思想问题等等。但是在“文革”中,这些优良传统被抛弃。林彪和“四人帮”鼓吹“突出政治”,造成经济工作和政治工作的对立,使思想政治工作无法发挥作用;他们鼓吹“假、大、空”,大搞形式主义;把“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这些做法严重破坏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其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1978年12月邓小平曾指出党内存在的思想僵化现象,他说,“在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间,解放思想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不少同志的思想还很不解放,脑筋还没有开动起来,也可以说处在僵化或半僵化的状态。”他认为出现这种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十多年来,林彪、‘四人帮’大搞禁区、禁令,制造迷信,把人们的思想封闭在他们假马克思主义的禁锢圈内,不准越雷池一步。否则,就要追查,就要扣帽子、打棍子。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就只好不去开动脑筋,不去想问题了。”[1](P141)其三,损坏了社会主义和党的形象。自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但是“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对人民感触最深的是生活水平下降。而就在“文革”期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特别刺激国人神经的是一些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周边国家也发展起来。巨大反差使一些人不禁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对社会主义前途丧失信心。同样,“文革”也破坏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也使一些人“对于党能否继续领导人民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缺少信心,并且向群众散布他们的这种缺少信心的情绪。”[2](P864)这些“对党和社会主义的怀疑和失望情绪,在同外国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相结合情况下,产生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2](P850) 2.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改革开放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集中体现在承认正当的物质利益。改革开放前,党的一些领导人对物质利益存在错误认识,把人们正当的物质利益的当作资产阶级权利来批判。改革开放后,党承认人们对物质利益追求的正当性。1978年邓小平说,“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2](P146)因此,“必须提倡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1](P337)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国门的打开,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等思想也传入中国,一些人受到这些思想的腐蚀,社会上出现损人利己、惟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错误思想。 3.封建主义残余影响仍在存在。中国是一个经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国家,历史上封建专制主义盛行。邓小平指出,“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1](P33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这个任务,因为我们对于它的重要性估计不足,以后很快转入社会主义革命,所以没有能够完成。”[1](P335)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由于受到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个人崇拜、个人专断、家长制作风、一言堂现象在党内逐渐盛行,在“文革”中达到顶峰。“文革”结束以后,封建主义残余思想的影响仍然存在,突出表现为个人崇拜、宗法观念、等级观念、特权思想等。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举措 改革开放初期,党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拨乱反正,恢复被“文革”破坏的思想政治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同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发展和创新。 1.对思想政治工作重新定位。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集中体现在它的引导和保证的服务功能。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必定要为之服务。具体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际上以经济调整为中心。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是我国经济建设长期形成的痼疾。在1976年粉碎“四人帮”两年间,国民经济从瘫痪、半瘫痪的状态中摆脱出来,但是也出现了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的错误,加剧了国民重大比例失调的状态。因此,1979年4月,党召开工作会议决定用三年时间调整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经济调整是一个很艰巨、很复杂的任务。”[1](P364)因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宣传工作,已经作为保证这次调整的顺利实现、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一项极端重要的任务,摆在全党同志面前。”[1](P365)“搞好调整,从根本上说,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和安定团结局面的发展。但进行这么大的调整,必须以安定团结为前提。”[2](P582)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经济调整的任务,思想政治工作为维护和发展全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