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科学都是作为体系而存在的,没有体系就不能成为科学,就是凌乱的、片面的东西,就可能或是偶然的堆积,或是机械的拼凑。科学的任务,在于探索对象的一般规律,从而形成该学科的一系列概念、范畴的严密结构的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体系是思想内容与逻辑结构的统一。思想内容为逻辑结构提供最基本的逻辑构架的依据、基础,逻辑结构则是思想内容的升华,是思想内容有血有肉的丰满的理论形态。一门科学应有自己的严密的逻辑结构,这是这门科学完善程度的标志和表现,也是它的科学本性所决定的。同任何一门堪称科学的学科一样,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自不待言地在理论形态上要求有一个各个范畴和原理之间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的极其严密的逻辑结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只有具有这样的结构,才能有效地避免人们理解、运用和发展中的主观随意性、偶然性、片面性,也使它本身更富有逻辑力量,更富有理论上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任务推到广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面前。整理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研究和建构系统化、规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是加速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要求。由此可见,明确地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体系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及其体系进行理论创新,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这里绝没有要把它书斋化、纯思辨化的问题,也不意味着追求终极真理的体系,实质在于怎样使它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完善。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人们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不仅会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已有范畴的内容,而且会提出和增加新的范畴,丰富其范畴理论的宝库。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及其体系进行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创造或提升一些新的范畴,从而不断完善其体系。笔者认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及其体系的理论创新,必须实现“四化”,即学科化、科学化、现代化和民族化。 一、学科化 实现学科化,就是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学所研究的特殊领域中概括、创造和提升新的范畴。换言之,这些创造或提升的新范畴必须是反映和概括思想政治教育学所研究的特殊领域中各种现象之间的特性和关系的基本概念。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学特殊的研究领域是什么呢?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学并不研究人的社会属性的所有方面,只研究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特殊的研究领域。对人的这一方面的研究,其目的就是要摸清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的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的思想向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方向变化,进而促成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学科化,一方面,创造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范畴,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色和专业特点。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也都应具有反映自己特定研究对象本质和规律的特定概念、范畴和原理。即使用同一个名词表达的概念,由于在不同的学科中反映的研究对象不尽相同,涵义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哲学中的“价值”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价值”概念就大相径庭。在哲学中,所谓价值,就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的尺度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客体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主体的本性、目的和需要相一致、相适应、相接近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发展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教育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合乎主体全面发展(尤其是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尤其是精神文明的进步)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1]。每个学科的概念、范畴,都只能在自己特定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来,而不应在其他学科中简单照搬过来。只有从思想政治教育学所研究的特殊领域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色和专业特点的范畴,才是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也只有这样的范畴才能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并用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 另一方面,创造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范畴,要广泛吸收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同其他任何一门新兴科学一样,是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在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提炼中升华而成的一门应用科学。尽管如此,它仍将在新世纪继续发展。其发展既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又是日益突破和超越学科自身边界的束缚,不断吸收和运用哲学、管理学、心理学、系统科学、社会学等等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促进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它将以其新兴的横向学科的生机与活力,赢得重要的学术地位,跻身于当代科学之林。因而,学科横向发展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从科学进步的内在逻辑来看,超越学科边界,综合多学科的知识,进行跨学科的探索,不仅对学术的繁荣,而且对科学文化的发展都将起到促进作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多门学科既综合又分化的结果,是在多门学科的结合部、交界处产生的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只有超越学科边界束缚,不断汲取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才能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时俱进,保持生机与活力。当前,要着重吸收和借鉴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政治学、人才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先进科学理论,以不断丰富和完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体系。近些年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通过对伦理学主要内容的掌握、美学基础知识的汲取、管理学一般原理的融合、教育学基本规律的遵循以及西方行为科学若干观点的批判借鉴等等,而日益科学和完善,充分显示出其生机勃勃的横向学科的生命力。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学通过借鉴、吸收相关学科的“机制”范畴,创造了“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这一新的重要范畴。机制又称机理,本来是机械学上的概念,意指机器的内部构造、运转过程中各零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工作原理,现已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研究。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中,机制用以表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运行过程及其形成的综合效应或社会组织、机构的内部结构及其运行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各构成要素由于某种机理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主要涵义是:其一,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各构成要素的总和;其二,它的功能是各相关因素功能的耦合,其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衔接、协调运转,依赖于各类要素功能的健全;其三,它是一个按一定方式有规律地运行着的动态过程[2]。当然,吸收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不能代替对思想政治教育学所研究的特殊领域中各种现象之间的特性和关系的科学分析和抽象概括。当我们需要通过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来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的营养时,必须通过自己的消化分解,使其中对本学科有益的成分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范畴和原理中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范畴和原理的有机构成因素,而不能简单照搬照套,也不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简单“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