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今天,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论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方针原则,提出了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阐明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途径和方法,是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在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两周年前夕,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发出《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意见》。《意见》按照党的十六大对新时期新阶段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要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进行了部署和安排,并将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在第二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前夕,中共中央宣传部会同有关部门以“公民道德与全面小康”为主题,举办首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这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心和信心,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思想道德的客观要求,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品格和强大生命力。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三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通知》精神,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性道德建设实践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新形势下的公民道德建设。认真总结三年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新鲜经验,密切结合公民道德建设新实践,进一步深化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的理解,对于不断地把公民道德建设推向新阶段,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拟就爱国主义精神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地位问题做一些粗浅探索,以求教于学术同仁。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内涵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概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时指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人民服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在论述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时指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这两句话中,使用了爱祖国、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精神这三个不同概念。由于这三个概念的含义比较接近,因而在日常用语中甚至在学术研究领域,人们常常把这三个概念混同使用。其实,这三个概念的含义有着明显不同,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特别是准确地把握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内涵,对于正确理解公民道德建设体系,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首先,爱国即热爱祖国,是一种人们在处理自己与所属祖国的关系时应当遵循的规范要求。祖国的内容丰富深广,它包括自然风貌、自然资源等自然要素,包括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等经济的要素,包括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文化要素,也包括维护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政治权力机构即国家这一政治要素,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一定区域内的国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条件的统一。正如列宁指出:祖国就是本国人民借以生存和发展的“政治的、文化的和社会的散件环境。”[1]因此爱国是指对自己所属祖国的国土、人民和国家的热爱,这种热爱,既体现在情感、心理上,也体现在思想和行为上。 其次,爱国主义这一概念比爱国这一概念虽然只多了“主义”两个字,但含义就有了根本的不同。主义,是关于客观世界、历史发展、人生价值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是一种理想、感情、道德和行为相统一的完整体系。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爱国情感、爱国思想或爱国行为,往往是感性的、具体的、零散的。爱国主义则不同,它是爱国情感、心理、思想和行为的理性升华,是一种关于个人与祖国关系的理性认识系统,它基于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自己的祖国无比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体现了深厚的爱国之情、坚定的报国之志和高尚的效国之行的有机统一。 其三,爱国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也不是同等概念。一般来说,爱国主义属于在社会生活中制约人们思想、行为的准则体系,在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里爱国主义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作为重要的政治原则的爱国主义,与其所依附的社会制度紧密相关,它强调公民具有热爱和保卫祖国的基本政治责任和义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的爱国主义,与其归属的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紧密相关,它要求人们把爱国、报国、兴国、强国、救国看作崇高美德,把卖国、辱国、祸国、乱国、叛国视为对祖国和民族的不道德行为。爱国主义精神既高于作为重要的政治原则的爱国主义,又高于作为道德要求的爱国主义,与其所属的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相关,它属于民族精神的核心部分,强调增强人们的国家意识、团结意识,强调激发民族志气,用奋斗目标激励人心,增强民族的凝聚力。爱国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两者在本质上存在的差异,决定了各自社会功能的独特性。作为重要的政治原则的爱国主义,属于政治学的研究范畴,通过这种性质的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提高国家公民自觉地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政治素质;作为一种道德要求的爱国主义,属于伦理学的研究范畴,通过这种性质的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引导国家公民自觉地恪守爱国主义道德要求,不断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在民族精神中居于核心地位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范畴,它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国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能够不断地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地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地升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品格,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人民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不断追求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