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校扩招的实行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发展,由社会物业管理公司投资兴建并进行管理的大学生校外公寓应运而生。据统计,2001年9月,仅武汉地区就有近5万名新生入住校外公寓,占新生总数的60%左右。到2003年,我国将建成3000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以解决由于高校人数增加而造成的学生住宿难的问题。在这一背景和趋势下,校外公寓将日益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场所,高校德育工作面临新的冲击和挑战。深入探讨这些冲击和挑战的具体表现,制定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对策,无疑是当前高校德育的理论与实践工作中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仅从德育环境建设的角度对这一课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对提高校外大学生公寓德育环境建设必要性的认识 首先,从理论上来看,环境对人的品性和心理特征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环境是人的品性和心理特征形成的必要条件,任何人的品性和心理都是在一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人的个性是环境熏陶和磨砺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环境对人的个性形成的作用时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3页)中国也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和“孟母三迁”的故事,指出了环境对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德育环境是指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环绕在受教育者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现实。校外大学生公寓的德育环境是以大学生校外公寓为主阵地,环绕在大学生周围,对大学生的品性和心理特征形成起熏陶、渗透等重要作用的客观现实。加拿大教授斯蒂芬·利考克在《我之见牛津》中深有感触地说:“对大学生真正有用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环境”。可见,校外公寓的德育环境建设是不容忽视的。 其次,从现实的变化上来看,校外大学生公寓的兴起,改变了过去高校德育那种相对较为纯净的、封闭的和文化氛围较浓的德育环境,使高校德育工作所面对的德育环境更加复杂,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 同时,从发展趋势来看,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将主要由社会化物业管理公司提供完善服务的校外公寓来承担大学生的住宿问题。另外由于高校扩招的实行,大学招生人数的增多,也迫切要求用校外公寓来解决校内宿舍供应紧张的问题。这也就是说,今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将与校外大学生公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校外公寓德育环境的好与坏,将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德育工作者必须重视校外公寓的德育环境建设,提高对校外公寓德育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二、大学生校外居住公寓给高校德育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 校外大学生公寓的德育环境不同于校内,涉及的因素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给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施带来了新的挑战。 1.校外大学生公寓的德育环境具有开放性、社会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使学生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加大 校外公寓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深入发展的产物,是高校向社会的拓展和延伸,这使高校德育环境变得开放化、社会化和复杂化。开放化指整个高校德育环境不再是一个有机的封闭的系统,各种外界因素对系统的渗透性、与校内因素的交互性增强;社会化是指学生在出入社区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接触,耳濡目染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深受所处社区的社会氛围、社会价值观念、社会行为的熏陶和影响;复杂化是开放化和社会化的结果,指在校外大学生公寓这个德育环境中,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成的微观因素不再单纯是校内的各种物质资源、精神资源及以师生为主体的德育环境建设者,而且还有物业管理公司,公寓周边的社区及社区所承载的物质和精神资源等因素。 2.住在校外公寓里的大学生受到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感染减小 校园文化包括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里,师生依据学校的特殊条件,在从事课内外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规章制度、组织活动和物质形态。校园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积累和沉淀的过程。校外学生公寓无论是从形成的时间上,还是从构建公寓文化氛围的主体(缺乏大量教师的参与)、载体(规章制度的不健全,组织活动的新变化和活动场所及满足学生活动需求的设施的缺乏)等因素来看,都还没能形成具有较强育人功能的文化氛围。然而住在校外公寓里的学生由于地理上不便的因素,将有超过1/2的时间生活在公寓内,而不能像住在校内的学生那样随时随地接受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感染。 3.在人际交流环境上,存在着高低年级学生以及学生与教师交流的障碍,使低年级学生受到高年级学生和教师的正确引导与良好示范作用有所减弱 校外公寓一般以一年级学生居住为主,这些公寓又孤立地存在于校外,这样他们与高年级学生和教师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就相对较少,使得他们无法在与高年级学生和教师的接触和交流中受到教育,这就减弱了良好的人际交流环境对学生的德育作用。 4.纯社会化的物业管理不能形成有效的教育管理环境 校外公寓实行的是社会化物业管理,由于物业管理以前接触和服务的对象是市民,不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需求特点,把对市民的管理和服务模式用于对学生的管理,易于形成学生和物业管理人员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的矛盾,从而产生一些管理上的问题。同时,由于受市场意识的支配,物业管理人员对公寓的管理往往用市场化的经营管理理念,突出公寓管理的服务性,缺乏进行有意识地教育管理和为高校德育目标服务、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育人理念。纯社会化的物业管理的约束和教育功能不强,不能形成有效的教育管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