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O-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2004)03-0062-05 反讽(irony)这一术语最早来源于古希腊语中eironia一词。在古希腊戏剧里,eironia的意思是指“佯装的、其言辞含蓄不尽其意、假装愚笨、却常常击败自欺欺人的‘大话家’(alazon)”,[1]专指一种被称为“佯装无知者”的角色类型。这种角色类型通常在自以为是的对手面前假装糊涂,说些离奇怪诞的傻话。然而,这种人最后总是能够证明自己所说的话都是真理,从而使对手出尽洋相,威名扫地。反讽作为“佯装无知者”的表现手法的运用,可以最早追溯到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阿里斯托芬的作品以及柏拉图的对话中。柏拉图认为,反讽是一种通俗的表达及责备、嘲讽性的伪装和欺骗,其双重性是通过赞扬来责备或通过责备来赞扬。反讽不仅仅是一种修辞而且表明了一种君子风范。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irony概念的意思是指一种引诱他人上当的欺诈和油腔滑调的修辞手段。其中,一个广为人知的例证是,苏格拉底在对话时先故意赞同对方的错误说法,并将这种错误加以引申,使其陷入谬误境地,从而反证自己正确的谈话方式。16世纪以前,这个概念在西方文论中还只是传统修辞艺术中的一种较次要的修辞格,人们使用反讽主要局限于修辞范围,通过佯装、正话反说、反话正说或说的是一回事而指的是另一回事等方式来表达反讽,用它表示“口头所说与实际所指相反”、“言在此而意在彼”、“为责备而褒扬或者为褒扬而责备”、“进行嘲笑和戏弄”、“拐弯抹角的陈述”或“冷冰冰的讽刺”等等与语言风格相关的意思,在古希腊修辞学中称之为“反语”。[2]但尔后,这一术语的意义发生了很大的演变,出现了类似“罗马式反讽”、“标准反讽”等等术语,这就使反讽成为一种多层次多蕴意的文学术语。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美学家和文学批评家F·施莱格尔、A·W·施莱格尔兄弟和K·佐格尔将反讽发展成为一种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原则,从而建构了现代意义的文学反讽理论并奠定了文学反讽在西方文论批评中的历史地位。文学反讽命题的建立,大大拓宽了文学批评的思维和视野,使文学批评领域许多棘手的文学现象和文论分歧在文学反讽批评理论的框架内获得了新的阐释。 一、反讽的界定 历来有许多人都试图给反讽下一个简洁而又确切的定义。《美国大百科全书》(1981年版)给反讽这样界定:“反讽提供的是一种真实与表象相对立的情景”。[3]这个定义显然过于简洁,难以表达出文学反讽的全部内涵、艺术形式和基本特征。《苏联大百科全书》下的定义较为详细:“在文体学上,反讽是一种表现嘲弄或狡诈的双重意义的叙述。在反讽中,一个词汇或一种语调在语境中获得了一种与文字意义相反的、否定的、或产生怀疑的意义。……在美学上,反讽是一种具有戏剧意味的、带有思想观念的情感的估价,它的基本模式或原型是词语反讽的结构表现原则。这种反讽是以优越或屈尊、怀疑或嘲弄为先决条件,它故意秘而不宜,它决定着艺术的或公开发表的作品的风格,或者它是意象、性格特征、情节线索的组织结构,这种嘲弄的隐蔽性和带有严肃性的伪装,使反讽和幽默,尤其是和讽刺压别开来了。”[3]可以看出,这个定义点明了反讽在文体学和美学上的一些基本属性,同时使人们了解到反讽不同于幽默和讽刺的内涵,但它是人们在传统观念上对反讽的一种认识,这种认识仅局限于反讽在语言层面与结构层面上的运用,而未考虑到反讽在现代文学语体中表现出的多元性特征。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对irony一词所给的定义如下(笔者译):1、所指含义与字面表达意义相反的一种修辞;通过讽刺或嘲弄的形式使字面的褒义暗指出谴责或鄙视等贬义;2、喻指事态的进展与其本来状态、自然形态或期待的情况相反;指因对有迹象或适宜发生的事物的嘲弄而产生彼此对立的结果。(1.A 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the intended meaning is the opposite of that expressed by the words used;usually taking the form of sarcasm of ridicule in which laudatory expressions are used to imply condemnation or contempt;2.fig.A condition of affairs or events of a character opposite to what was,or might naturally be,expected;a contradictory outcome of events as if in mockery of the promise and fitness of things...)从修辞学的角度看,该定义把反讽区分为言辞反讽(Verbal Irony)和情境反讽(Circumstantial Irony)两类。[4]定义一属于Verbal Irony,指说话人利用词汇、语法手段表示明显的反意,通常采用讽刺或嘲弄的方式使表面看似褒扬的言辞暗示出谴责或鄙视等贬义。根据这个界定,我们可以理解为言辞反讽包含的是一个人所说的话并非是他的真实意图,其意图恰恰是与他所表达言辞的意思相反。定义二属于Circumstantial Irony,指由于事态的发展同某人原来的意料或期待相反而造成的一种嘲弄。也就是说,情境反讽通常展示出这样一种情境:当一个人极力嘲笑别人不幸时,这个人丝毫感觉不到他自己也正处在同样的不幸之中。秦秀白也曾举例说明了这种反讽的表现风格,并认为其表现风格是靠讲述出乎意料的事件而烘托出来的。 It was an immaculately planned crime by three Norwegain safe-breakers who knew their business.They found the company safe and placed a small explosive charge.Calmly,they lit the fuse and sheltered in the next room.There came the bang---and a whole wall washed down round the trio in a roar of flying bricks and mor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