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发展于50年代至60年代,直到80年代中后期才以独立的文化形态跻身于社区文化之林。近年来,由于我国高校招生不断扩大,考生年龄逐渐放宽的背景下,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加上现代信息技术在全世界的迅速发展,信息网络在高校的出现和运作已经成为了现实,许多高校都已建设起覆盖整个校园的网络,还有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诸方面的影响,使得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开始了新的历程。由此,以师生为主体、以学校为主要空间的高校校园文化的研究更加为人们所关注。 何谓“高校校园文化”?所谓高校校园文化就是指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高等学府所特有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具体来说就是指在高校校园区域内,由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即“校园人”)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中共同营造的活跃校园气氛、陶冶情操、寓教于乐地展现时代精神和风貌的文化氛围。在组成高校校园文化的各层次文化中,处于其核心地位的是那些体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意识形态观念的精神文化。另外,优秀的高校校园文化还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它不一定有明显的具体要求,却以深刻而持久的潜在作用,影响着校园人的思想、情感或内心世界,使其形成牢固的道德观念、崇高的思想品质和积极向上的人格精神。校园人在这样优秀的高校校园文化氛围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其熏陶、影响和激励,并通过选择教育、自我教育过程,逐步升华和完善自己,这正好又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刻意追求的教育效果。高校校园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具有两重性,既可以起促进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可能起消极作用,削弱甚至抵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尤其在当今世界,各种文化思想相互激荡的大背景下,如何来利用高校校园文化这一重要载体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笔者在对高校校园文化进行仔细解读的过程中发现,校园文化的功能固然较多,但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如果能充分把握并利用好校园文化自身所具有的以下四项功能,即凝聚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会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效。现就有关如何利用校园文化这四项功能搞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问题,笔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凝聚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凝聚功能,它使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容易亲近、相互理解,并进而产生相同或相近的思维和外在行为。文化心理学把这种情况称为认同。认同又是有层次的,浅层次的是某种习惯或行为的认同;中层次的是某些思想观念的认同;深层次的是信仰、信念的认同。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认同层次,其认同层次取决于内在品质,特别是其蕴含的价值观对人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人们具有共同的政治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而共同的政治目标建立在共同的信仰和信念基础之上。因此,高校校园文化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必须使师生具有信仰、信念层面的认同。决定人们信仰、信念的是价值观,它是人们文化心理的核心。高校校园文化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就必须在师生中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并用这种价值观去影响、团结师生。 高校校园文化起凝聚作用的要素主要是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一种师生认同的价值观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具有一种无形的不可低估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它主导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具体形态,规定着校园文化最本质的东西。一所学校与另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的区别,主要就是校园精神的差别。在校园精神中,最深层的是师生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它对师生的精神状态、行为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师生依据这种价值观确定校园文化的内容和方式,决定自己的行为,并以此来判定别人的行为。符合这种价值观的行为受到赞扬,而不符合这种价值观的行为受到鄙视和谴责。此外,校园精神一旦形成,就会保持其相对稳定性,持久地对师生产生巨大的作用,并通过师生的行为不断地得到强化。校园精神的这些特性使得校园精神的培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高校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能否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主要还是取决于其校园精神所蕴含的价值观与社会主流政治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的重合度。重合度越大,其发挥的作用就越大。反之亦然。这是因为,校园精神是以师生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为核心,而这种价值观与社会主流政治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相一致,则师生就会接受社会政治文化,认同社会主导的政治目标。 因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努力与社会主流文化相一致的价值观的校园精神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这将更加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目标的实现。但是,校园精神的表现形态却又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学校校园精神可用简洁的文字进行概括,并得到校园内外的公认。如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北大具有“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实质上是对北大精神的概括。相当多的学校校园精神却比较模糊,难以用文字概括。这样,高校就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校园精神的培育。比如,可以在以培育校园精神为核心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校风建设,或者还可以创造许多校园精神“物化”的形式,如校徽、校歌、校史陈列、标志性建筑等,使校园精神具体落实到每一位师生员工的日常生活中。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注重以校训所蕴含的价值观为核心的校园精神的培育。历史悠久的学校给已有的校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新建高校提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校训。反映校园精神的校训已成为了团结、凝聚学校各方力量、规范调整师生员工行为和价值取向的重要力量。这也是一种非常可取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