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道德教育的一个失误就在于道德教育与生活的脱离,使发展人的德性的道德教育成为纯道德知识的教育。这种“美德袋”式的教育把受教育者变成了盛装各种美德的袋子或容器。道德教育被教育者从生活世界中抽离出来,由教育者通过各种教育教学形式一味地向受教育者强制灌输。更由于长期以来唯智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道德教育逐渐地走向了“道德理性”。道德教育完全忽略了道德个体的内在需要、生活目的和主体道德体验……导致道德教育的生命活力和育人魅力荡然无存。当代德育只有从纯粹的理性世界和理想世界中走出来,回归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世界,才能重新散发其育人魅力和显示其生命力。 一、以生活为基点的德育的思想基础和现实意义 (一)生活教育运动及其思想对当代德育的借鉴 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工业生产突飞猛进,教育日益与生活相分离,从根本上偏离了它本真的意义,成了一种在工具理性操作下的功利主义教育。尤其是20世纪中,科学技术的发现与发明超过以往所有世纪发现与发明之累加,人类在为自身在改造世界中的强大而自豪、骄傲,并且尽情享受着自身努力带来的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却逐渐丧失了诸如道德这样的精神生活,失去了生活的理想与意义,产生了内心深层的困惑与焦虑,人性也逐渐为技术与物质所吞噬。为此,一场以教育回归生活、教育要关注人性的发展为指导思想的生活教育运动悄然兴起。杜威明确提出:“教育即生活”,“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以杜威、蒙台梭利等为代表的西方教育家纷纷提出教育要尊重儿童个性,让儿童在生活中发展个性和能力等主张。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在我国掀起了一场反对封建教育的新教育运动。生活教育运动及其思想为当代德育必须回归生活的思想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人的社会化理论和主体性理论是生活德育的科学根据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就是在社会环境中认识、适应、利用、改造着社会,逐渐实现人的社会化的,并且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对自然、对社会的再认识、再改造而认识了自我和完善了自我。教育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立身处世,学会做人,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更是生活德育的终极目标。而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与自然、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自觉能动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更要强调。只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才有可能使主体在活动中获得生命体验,促进受教育者个体的个性完善发展。 (三)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人本主义教育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强调课程的“一体化”、“人本化”和“情感化”。以人的发展为本,以生活天地为活教材,注重个体的内心体验,使人成为人而非理性工具应该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只有创造真诚相处、互相理解、彼此尊重的自由和谐的心理环境,才能使受教育者的人格得到圆满的发展,逐步实现其全部潜能。 (四)以生活为基点的当代德育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前的道德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具有封闭性和灌输性等特点的道德活动。由于过度强调科学化、知识性,道德逐渐变成了教条、戒律,受教育者被要求每天都去记诵那些枯燥乏味的脱离自身生活实际的道德规范条文,逐渐遗忘了对生活的生动体验,无法感受到生活的丰富性和乐趣,使本来属于生命一体化的东西(基础德性)变成了生命外在的东西,它便不再是生命本身的需要了,甚至变成了束缚人、压迫人的东西,于是受教育者便普遍产生了一种想逃离甚至反叛这种教育的生命冲动,这正是当代德育实效性低微的重要原因。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使德育重新散发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育人魅力,现实中的德育必须立足社会生活,以现实生活世界建构道德教育大厦才是德育产生实效的基础。大量成功中小学生的实例表明,那些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父母,对生活有深刻体验的学生,对学习往往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感悟,其学习动力强,效率和质量高,学习过程轻松愉快。道德教育必须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让学生体验生活和生命的乐趣,这正是生活德育的主旋律。实施“生活德育”已成为道德教育的时代主题。 二、以生活为基点的当代德育的模式建构 道德教育的崇高使命在于通过塑造伦理精神,培养圆满人格,改善人们的道德生活,实现道德对人生的肯定、调节、引导和提升,而不是教导人们无条件地遵从某种固定的外在准则。基于现代社会特别关注人的发展的要求,为了扭转现代德育脱离生活实际、德育实效降低的局面,以生活为基点的道德教育模式的建构,必须从德育新理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与途径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全新的德育理念为以生活为基点的当代德育导航 教育理念是建构德育模式的灵魂与核心。德育工作是一种精神性的影响人的心灵的活动,是一种以德性人格影响德性人格形成的交互活动。这就要求育人者既要有完美的德性人格,更要有崇高的育人理念:尽可能以善意的方式给予学生精神关怀,通过道德生活中的生命体验实现内化,把社会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人格境界。道德原本来源于生活并体现在生活世界之中,它如果离开生活就会丧失生命力,德育在本质上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它必须与生活交织、渗透在一起。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者对德育过程的生活性、活动性、情感性和生成性等特点缺乏认识,致使有些教育者误以为只要通过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政治课把正确的道德知识、道德规范灌输给学生就能达到教育学生、促进学生道德人格完美的目的了。这种灌输性的传统的“美德袋”式的德育必须改革与创新。要强调道德主体性、自主性的培养,注重道德主体的内心体验和亲身感受,使学生学会践履道德,在做中体验,在体验中融合与内化,达到知情意统一、表里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