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教学以来,相伴而行的“两课”教学改革就一直是“两课”教育工作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全人类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和日常生活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网络深入了大学校园生活,使学生的思想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这必将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两课”教学带来深刻的变革。 网络环境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依托计算机网络(又称互联网络或因特网)而形成,以信息交流为主要内容的,影响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一种环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环境已悄然形成,并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着巨大影响。准确地分清网络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从而促进人的思想健康发展,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高校“两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探索网络环境下“两课”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是高校“两课”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 较之传统的教学内容、方式、手段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网络环境中的“两课”教学拥有更广阔、丰富的信息,能体现教师与学生更富成效的互动和最快捷的信息传递与反馈,能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现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魅力,能更好地发挥联系课堂和现实社会的桥梁和中介作用,能极大地提高“教”与“学”的工作效率,能更好地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连续性。网络在为“两课”教学改革提供有利条件的同时,也为“两课”教学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网络环境中的“两课”教学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实施和贯彻教学目标的任务变更加艰巨;选择教学信息源和把握教学内容的活动变得更加复杂;控制教学信息传播渠道的行为变得更加困难;提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素质的需要显得更加迫切等等。 身处信息量巨大的网络环境,高校“两课”教师应密切关注青年学生在网上的思想动态,主动引导,加强管理,占领网上“两课”阵地,积极探索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新思路。笔者认为要搞好网络环境下高校“两课”教学改革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网络管理,适度监控,做好信息“把关人” 大众传媒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把关人”,其决定什么样的信息该传播或不该传播。“信息把关人”为受众提供了具有内在倾向的信息,对人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内在的深刻影响。“两课”教师要成为网络信息的“把关人”,将全面、客观的、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把那些会对学生思想产生消极影响的信息过滤掉,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了解信息,辩证分析,自主做出结论,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其结论。 “两课”教师在面对网络上、尤其是校园网的BBS上,学生发表的偏激或错误言论时,不能放任自流,或一味封堵,要对这些信息加以充分引导,以普通用户身份参与讨论。在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在网上表现出来时,“两课”教师要主动回应,发起相关讨论,以正视听。对待网上的不同声音和错误信息,要在严格监控的管理下,主动采取有意地发布引导信息的方式,广泛调动可供利用的各种有利信息迎战消极信息。在处理诸如“台湾大选”、“法轮功”、“中美撞机事件”、“美国遭袭击”等敏感问题上,及时在网上和课堂上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其在大量的信息中能分清真伪、明辨是非。 “两课”教师还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网络空间与学生交流,这也是教师有效控制网络信息时必须做的工作。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大部分同学对BBS、聊天室上传递的信息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华北电力大学在本校范围内作了一次网络道德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即使是在学校较受欢迎的BBS,也仅有17.2%的同学认为那上面发表的个人见解值得一看。笔者认为“两课”教师与学生在网络上的讨论版块应慎重选择,如果在自由度、开放度较大的BBS上讨论一些理论问题,就比较容易引起场面的失控,也难以让更多的学生对正确的理论作出选择。而充分利用教师的电子信箱与学生交流,则能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具体问题,也比较容易进行管理。 二、拓宽教学信息传播渠道,建立网上“两课”教学新阵地 为让大学生在网上能时时听到“两课”的声音,我们应增大网络中“两课”教学信息量的比重。尤其是要充分运用校园网络系统,构建网上“两课”教学基地,设置教学要点、教师释疑、教案参考、资料查询、热点讨论、教师信箱、模拟测试题库等功能,实现资源共享,积极开发超文本结构的“两课”电子教材,并且通过这些栏目提高学生对“两课”网页的点击率,因为“两课”网页或网站建立起来后,访问量也将影响其发挥作用。 同时,在“两课”网站、网页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应请相关的专家学者制作高质量的教学信息上网,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力求把深奥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网络空间中用丰富的形式加以表现,以吸引学生主动使用。 目前,我国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青年教育及国内外重大时事介绍的网站较多,其内容丰富,政治性鲜明,政治方向正确,的确堪称信息宝库。同时,各高校的网站上也有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内容,信息量也很大,但笔者发现全国各高校有关“两课”教学的专门网页还不够多,内容也不够丰富,“两课”上网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