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迈入21世纪的同时,却强烈地感受到昔日卓有成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选择和严峻的挑战。工作对象不再是“你说我听”、少于思考的人,再沿用一般号召没人听,强迫命令没人服,“管”“卡”“压”失去功效。邓小平同志说过:“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了。”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探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子。 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指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高等学校多重视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忽略心理疏导,对学生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使得学生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无论在学校还是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常常会在不同方面反映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因此,在校期间保持和维护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心理素质是学生素质诸多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制约着其他素质的发展,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因此,在高校中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就成为了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基本问题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成长过程比较顺利,很少经受过大的困难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根据我们的研究和最近对广西师院9个系200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分析表明,当前大学生在心理素质上存在着一些基本问题: 1、对环境适应能力差 适应环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从中学进入大学,多数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适,基本上能适应新的环境。但也有一些学生完成这个转变时间过长,甚至少数学生不能顺利完成这个转变,适应不了新的环境。在问卷“你是否适应大学生活”中,有48%的学生“很快适应”,但仍有13%的学生一年后仍“不能适应”,由于调适失败,少数学生出现了人际关系紧张,思想苦闷,精神压力过大,神经衰弱等问题,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情绪不够稳定,人生态度不够乐观积极 美国学者马斯洛提出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其中之一就是:能适度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发现不少学生情绪飘忽不定,喜怒无常,有些人为了一点小事常与别人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有些人经常为了一点小事耿耿于怀,整天闷闷不乐。在问卷“你是否经常感到莫名的焦虑、烦恼、浮躁和不安”中,有52%的学生说“是”。在问卷“你是否是一个乐观的人”中,有62%的学生认为“是”,但也有34%的学生认为“不是”。这种过度化的情绪反应表面,反映了隐藏在其背后的不健康的心理特质。 3、意志力脆弱 意志力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的,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去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过程,它体现了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积极性和能动性,是成才者必备的优秀心理品质。当今大学生较少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在意志坚韧性上表现较差,有些人无法承受大一点的困难挫折,有些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情绪和行为。在问卷“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较大困难和挫折,你的做法通常是”中,56%的学生“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它”,也有34%的同学“努力一下,很快放弃”,还有10%的学生“害怕困难,不想努力”。 4、心理上自我调适能力较差 有人形容当今大学生是“被抱大的一代”、“被宠坏的一代”,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使部分学生养成严重的依赖性和惰性,到大学后需要自己独自面对、解决问题和困难时,一些学生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一旦问题和困难得不到妥善解决,心理上便陷入苦闷、不安、焦虑、紧张状态。在问卷中,最使大学生心理感到困惑,名列前四位的问题依次是:就业问题(40%),学业问题(27%),经济问题(20%),人际关系协调问题(13%)。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1、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所处的地位 高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必然要以学生生理、心理两个方面的健康发展为前提和基础,否则,我们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使学生全面发展也将成为空谈。现在已经有愈来愈多的人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这既是处于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更是对教育实践和经验的总结。特别是如今我们的教育思想已经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以心理咨询(辅导)为核心内容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其独特的工作方式和明显效果越来越突出的显示出其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心理咨询(辅导)已不单是一种教育方法,也不只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权宜之计,它实际上是现代高校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纳入到高校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实施过程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它应该伴随学生学校生涯的整个过程,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指导他们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指导他们完成自我发展的任务,指导他们面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好走入社会的准备。可以说心理咨询(辅导)将在今后的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着传统思政教育难以发挥的作用,并以它特有的理论和方法在现代思想教育中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推进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发展的进程,构建起适合现代社会需要和学生特点的新型思政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