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的九月,我随中国农业职业教育改革项目专家组,对加拿大第一农业大省阿尔伯塔(Alberta)进行了工作访问。 阿尔伯塔位于加拿大西部,落基山脉以东,以拥有世界上两个最大的自然保护区(Banff and Jasper)和美丽而宁静的露易丝湖(Lake Louise)而闻名。秋天的阿尔伯塔,原野上一片金黄,无论是收获后的麦秆杆、油菜秸,还是大片大片的牧草,都被机器压制成一个又一个圆柱形的大草捆,排列整齐地躺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静悄悄地等候着送往养牛场。那漫山遍野、难以数计的草捆图,使得阿尔伯塔,这个加拿大第一农业大省的抽象概念在我的眼里非常具体了。 加拿大的农业教育颇有特色,尤其是“在做中学会做”(learn to do by doing)的现代德育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 接到去加拿大考察的通知,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一定要认真考察一番西方国家的德育现状。大学毕业后,我一直从事德育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尽管我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价值是肯定的,但时常袭来的冲击也使我常产生一些疑虑:国外究竟讲不讲德育,怎么讲德育?尽管有许多领导和专家学者都先我出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考察,并介绍了有关情况,但百闻不如一见,此次去加拿大我最想弄清楚的还是这个问题。 访问的第一天,2001年9月4日,在阿尔伯塔省的奥兹农学院(Olds College),我们就接触到了这个问题。我们在这所学院访问的主题是如何建立以行业需求为核心的课程开发体系,意想不到的是,奥兹农学院课程开发部主任霍华德先生介绍完课程开发体系之后,话锋突然一转,讲到了他们的办学宗旨,他概括为三部曲,一是要让学生知道社会、行业需要他具有什么知识(knowledge);二是要让学生知道社会、行业需要他们掌握什么技能(skill);三是要让学生知道社会、行业需要他们具备什么态度(attitude)。霍华德先生告诉我们,加拿大的教育界和实业界达成的共识是,一个不具备“态度”的学生是最不受欢迎的。通过霍华德先生的介绍,我明白了加拿大教育界强调的对学生“态度”的培养,实际上就是我们国内通常说的德育或职业道德教育。与我国德育相同,加拿大的德育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他们对学生的“态度”培养是有硬规定、硬措施的,也有硬性的考核指标。从政府立法的角度看,加拿大联邦政府颁布的“职员能力清单”,对从事某一行业的职员态度(职业道德)有明确的要求。从学校课程设置看,阿省教育部规定,任何一所农学院,都必须开设四门课程(相当于我们的必修课):语言交流课、技术写作课、商业和人际交往课、计算机课。除计算机课程外,其余三门课的主旨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树立诚实守信,勤奋克俭的做人准则;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形成尊重和理解别人、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一开始我对这些课程的安排不理解,总觉得与我国高校开设的“两课”相比,这些课程与德育不贴切。通过与霍华德先生的进一步交流和考察的深入,我逐渐意识到,这些课程无论是从课程名称、课程内容,还是从课程的教育方式来看,其落脚点都是指导学生“态度”培养的。这些课程名称上的“隐蔽性”,也就是前些年,国内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研究的“隐性载体”。在这里还应当说明的是,加拿大的University在德育方面所开设的课程与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农学院有很大的区别,前者多以具有价值选择性的课程为主,如哲学、历史学、宗教学等。从教育方式和手段看,这种态度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是灵活多样的,有由老师主导的课堂活动,诸如命题演讲、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有学生在课下进行的活动,包括在生产现场中的处理危急事件时的价值取向、行为结果以及SMF课程(指学生管理农场)中的项目完成情况、工作笔记、日记、各种文体的投稿量等。 在对加拿大德育的考察中,特别引起我关注的有两点:一是“在做中学会做”(learn to do by doing)的现代德育理念;二是专业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人格力量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 二 从德育原理讲,“在做中学会做”的现代德育的核心是“体验”,它不依赖于知识的传授,而强调现场的践行,即强调学生在生产现场通过亲自动手做这项工作时所获得的体验,所表现的态度,加拿大的朋友称之为:learn to do by doing。与此相关联,加拿大人衡量其德育最终成果的指标,也不是学生学了多少学时的理论课程,或教师教了多少学时的理论课程,而是学生是否掌握了可检测的行业技能,是否具备了相应的态度。关于这个问题,我想通过介绍雷克兰地农学院(Lakeland College)开设的“学生管理农场”(Student Manage Farm)课程来说明。 SMF这门课程是由雷克兰地农学院根据以培养学生能力技巧和态度为本的教育理念而开发出来的,已历时10年,深受学生和行业雇主的欢迎。SMF课程的学习周期为两年,第一年主要学一些理论课程,重点是在第二年,主要的农场运作及管理工作实践都在第二年,第二年的课程是根据农业生产周期而进行的。每个SMF课程周期共有20个学生参加。这20个学生共同经管720英亩土地的学校农场,农场大致分为5个区,种4~5种作物,每一年种什么、种多少,到哪里买种子、买化肥、卖粮食,是进行期货交易还是现货交易等等都由学生自己决定。 20个学生分成4个组:生产组、财务组、市场组和人力资源管理组。每个组选一个组长,组长很重要,在选举中不仅要看其经验、年龄、成绩,更重要的是要看其团队合作精神,因为最终评价一个小组的表现,不是仅看组长的表现,而是要看一个小组的表现。 每个组,每星期要召开一次商务会议(business meeting),集体讨论有关事宜,要形成一份商务报告(business report),指导教师(SMF Instructors)参与全过程,但他只是听,一般不发言,除非学生所做的决定具有极大的危险性。 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SMF课程也就随之结束了。经过10年的发展和积累,SMF课程已形成一套科学有序的考试(Test)方法。每个学生都有一个SMF课程学习评估表,分优秀、一般、不合格三个等级,由三个指导教师共同考核,最终签字生效。其根据是:(1)每个学生每星期上交的工作时间表;(2)学生在农场的实际劳动情况,如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团队合作精神,收获后的油菜籽堆放得合不合规格要求等,以及最终的商业表现,是否赚钱等。不同的角色(如组长和组员),根据其职能不同,各项工作在总分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