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的积极感悟、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外国的历代教育家们所处的时代和立场虽然差别很大,但他们在十分重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体育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和主张强化德育这一方面却是一致的。如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明确指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可以说,外国的教育家都很重视德育,他们对德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选择外国部分杰出教育家对德育问题的阐述,便可窥一斑而见全豹。 一、关于德育的作用 约翰·洛克是英国资产阶级唯物主义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他的教育理论体系中,德育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内容。他要求青年在具有健康体魄的基础上,必须有精神的健全发展,而这集中表现为必须有完美的德行。他说:“我认为一个人或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是最不可缺少的”。他向政府建议,要把子弟的幸福奠定在德行与教养之上,并认为这是唯一可靠的和保险的获得幸福的办法。他要求把青年培养成为“说话绝对真实”、“善良地对待别人”的诚实的人。他提出,那些粗暴言行,对别人轻蔑和无端的非难、揶揄别人,或者故意反驳和刁难别人等没有礼貌的做法,都是与“最能使人喜爱的社交德行毫不相容的”,“有礼貌较之有用处的人更能得到别人的欢迎”。总之,他认为德行本身之所以受到尊重,是因为它能增进人们的幸福。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把培养德行作为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他主张“让儿童练习道德的行为,克服颓废、懒惰、轻率、不守纪律的恶习。”被称为“俄国教师的教师”的乌申斯基明确指出:道德的影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这种任务比一般地发展儿童的智力和用知识去充实他们的头脑重要得多。他说:“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是一个完全良好的可靠的人”。 瑞士著名教育实践活动家、教育理论家裴斯塔洛齐认为德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问题”。是培养“和谐发展”的“完善的人”的重要方面。他认定,道德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发展人的各种天赋的道德力量的萌芽,通过对儿童的抚养、教育,逐步地唤起儿童的道德感情,形成儿童的道德观念,进而养成道德习惯。他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儿童对人们的积极的爱。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把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教育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相互渗透、互为补充。但他又清楚地指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集体中的生活、劳动、学习和相互关系——所有这一切,我们都竭力使它受到崇高道德理想的鼓舞。”他认为道德教育应在教育任务中占有统帅全局的作用。因此,他着重于研究德育与其他几种教育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求在各种教育的实施中都应贯彻道德性这一主导原则。他指出:“形象地说,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而同时它又是人的个性的一个个别的特殊的方面”。 二、关于德育的主要内容 德育的内容具体规定学生发展的政治方向和应掌握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规范。它标志学生应当具有哪些品德,是进行德育的依据,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的一个重要保证。国外历代教育家们由于处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看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不同,因此对德育内容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强调每个人应具有五种道德观念(思想),并把它说成是永恒不变的美德。这五种道德观念是:“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或报偿”。赫尔巴特断言,以上五种道德观念是“巩固世界秩序”的“永恒真理”,是维持现存世界秩序的道德标准。如果人们头脑中树立了这些观念,任何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都不会出现。 裴斯塔洛齐确定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儿童爱所有的人——博爱。因此他要求德育首先必须与家庭式的教育相联系,通过对儿童慈母般的热爱、信任等感情,来激发、唤起儿童的爱,“爱的种子就在他(儿童)的心里发展起来了。”也由于母亲对孩子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体贴和照顾,感激的种子就在儿童的心里发展起来了。“爱、感激和信任交织在一起,发展着良心的萌芽”。儿童对于母亲的爱,进而及于兄弟姐妹、周围的邻人,以至扩大到所有的人。裴斯塔洛齐肯定博爱“就是道德的自我发展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由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自然关系所揭开的”。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认为德育的原则是“个人自我保存”,主张德育应增进人的福利,人的满足和幸福。他认为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利己主义阶段、利他主义阶段、利己和利他主义的调和阶段。在他看来,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必须相协调,最终趋于平衡。把个人的自我保存列入德育的范围。 乌申斯基认为,德育的内容应该有爱国主义,这在德育体系中占主要地位。此外,人道主义、爱好劳动、坚强的意志和性格、宗教等,都是德育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