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这已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所证实。今天,农民和与农民的从业和居住环境相关的农业、农村问题又构成了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三农”问题。十二亿人口,九亿在农村,没有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中国农村的稳定,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安定,没有中国农民的富裕,就没有整个国家的富强。为了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高度重视和正确解决当代中国的“三农”问题,其中重要的一环是要克服中国农民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最大思想障碍——传统的小农意识,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使农民成为具有现代意识的新农民。 一、对农民应有一个新理念 农民作为一个阶级整体,在历史上一直受其他阶级的支配。在封建社会,农民是地主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对象。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农民被资产阶级所利用,在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农民被资产阶级所排挤。农民在历史上的最高地位是作为无产阶级的天然同盟者而成为革命阵营中的主体力量。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农民第一次获得了政治意义上的解放,农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支主力军,但这种政治地位的确认和创造力的发挥在计划经济时代却是以政治权力的让渡和经济利益的牺牲为代价的。 改革开放的号角吹醒了沉睡的国土。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扩大,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体制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农民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中的地位及自身成份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而,我们对农民的认识,也不应再停留在过去的理念上,把农民视为“落后生产力的代表者”、“生产方式上的小生产生者”,“政治生活中的盲从者”,“文化上的农民意识”,而应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现代的农民。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中国农民发挥历史创造者的作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中国农民为推动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改革和发展进行着一系列伟大的创举:一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经营方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统分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它不仅适合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也适合采取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拉开了当代中国改革的序幕,为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转入城市提供了成功经验和动力。二是以发展乡镇企业为依托,探索市场经济的新模式。中国农民在计划经济时代就有一种冲出重围走向市场的原动力,受当时越来越“左”的政治环境和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环境的制约,只能提心吊胆地在自留地和家庭副业中做点小文章。家庭联产承包后,农民的独立自主权越来越大,他们在初步解决自身的吃饭问题后,或联合或分散、或集体或个体,创办了各种形式的乡镇企业,抑或以自身的劳动资本突破了传统的农业产业和狭小的区域空间,向着二、三产业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进军,有力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农民与外界的商品交换空前增加,视野开阔,逐步成为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参与者,今天的农民已不再是贫穷、愚昧、落后的小生产者的代名词。他们作为市场经济的先行者,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走向市场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粮食问题的基本解决,乡镇企业走向市场的探索,鼓起了农民走向更广阔空间和思考深层次问题的勇气,于是就有了中国农民在九十年代的两个伟大的创造。一是以“一优两高”为切入点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次产业结构调整不再局限于单纯追求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的传统思路,而是围绕着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着力于高科技在农业的应用,实施两个根本转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重新规划自己的家园,农民在温饱之后不再沉缅于小富即安,也不再满足于“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而是享受一下多数城市人梦昧以求却又可望不可及的田园别墅式的居住环境,乡里人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从而开拓了乡村城镇化的道路。 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必然要引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改变。于是中国农民在政治、文化领域又在开辟着新的航道。一是以村民委员会的直选为标志,大大地推进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中国农民破无荒地第一次直接选举自己的领路人,使村民自治实实在在地体现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国农民率先直接感受到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而非一般形式。二是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为目标的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普遍展开,提高两个素质,争做“四有”农民,农民的精神境界、文化品位有了新的提升。 回首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应该看到,中国农民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引导下,在自身全面解放的道路上有了新的跨越,重新审视新时期的新农民,我们应给中国农民一个新的理念:当代中国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主力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拓荒者,农村城镇化的创造者,民主政治的直接实践者,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 二、对农民思想状况应有新定位 中国农民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显示出的创造力,就整体而言,代表了中国农民发展的历史走向,但这并不表明,中国农民已完全适应现代化的趋势,更不能因为有了这些创造,使农民本身固有的惰性和劣根性都没有了。就中国农民整体的思想文化底蕴而言,依然是传统与现代并存,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管窥。 1、思想观念突破了传统束缚,获得了极大的释放,但深层次陈旧观念短期内难以彻底根除。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引发的思想大解放,使农民感受到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虚幻的理想填不饱肚子,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标准最现实的解释是,人哄地一时,地哄人一年。一次次的思想大解放使农民认识到,脱贫致富首先是解放思想,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思想一解放,没有什么不可以探索。思想解放的冲击力,使农民多年蕴涵的创造力获得了极大的释放。但农民思想解放的程度也受到自身文化内涵的限制。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在中国还有相当的市场,而且极易在农村传播和流行。黄、赌、毒的泛滥,封建迷信活动的盛行,宗法势力的猖獗,传宗接代、光宗耀祖,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享受今生、何待来世的农民意识依然占据着相当一部分人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