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因此,这种研究就必须涉及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离开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的正确理解,便难以有效地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然而,迄今为止,人们仅仅满足于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词面理解,未能深入展开对爱国主义教育本质的探讨。这不能不说是爱国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个严重不足。鉴于此,本文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引起理论界的重视。 一 爱国主义教育,按其词面意义理解,是指“教育受教育者爱国”或者“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爱国主义者”。人们至今所从事的许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正是从这种理解出发的。但是,在我们看来,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并不是教育人们爱国,而是激活人们固有的爱国主义情感,将其非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升华为理性的爱国主义观念,进而使其把理性化的爱国主义思想观念物化为具体的爱国主义行动。 很显然,将爱国主义按其词面意义理解为使受教育者爱国,实际上是默认或暗设了这样一个前提,即:受教育者不是爱国的,或者基本上是不爱国的。因为,如果受教育者本来就是爱国的,就没有必要教育其爱国。但这一前提并不成立。 爱国主义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涵义,但其深层的存在形式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人们千百年来固定或积淀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这种深层而又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并不是依靠爱国主义教育而获得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自发形成的。世界上的每一个民族和国家,不论其大小,其中的人民都有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的情感已经深深渗入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和国民性当中。中国人常把祖国比作母亲,同时又以“子不嫌母丑”的民谚表达了对祖国的无条件的热爱之情。这种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尽管在不同的中国人身上所表现的方式及程度不同,但其本身的存在却是普遍的。我们决不能说一部分中国人是有爱国主义情感,另一部分不具有。事实上,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悠久的历史传统,绝不是针对某一部分中国人而言的,而是对全体中国人民的深层的情感昭示。虽然历史的每一时期总有极少数民族败类出现,但这并不能改变中国人普遍具有爱国主义情感这一事实。 既然我们承认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而且这种传统又表现于全中国人民的历史发展之中,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设定人民群众或部分中国人不爱国或缺乏爱国主义情感,从而必须通过教育使他们成为爱国主义者。实际上,无论一个国家的生存环境如何,无论其文明程度怎样,她的人民总是在情感的最深处爱恋着他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地、家园。即使那些由于特殊原因在本国生活不下去而不得不远走异国他乡求生存、求发展的人们,其内心深处也依然时时刻刻眷恋着他们的祖国。邓小平说:“我们还有几千万爱国同胞在海外,他们希望中国兴旺发达!”①这里,邓小平同志显然是把绝大多数生活在海外的中国人都看成是爱国的,而并未因他们离开祖国至异国他乡求生存和发展便否认他们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和愿望。这些海外的爱国同胞的爱国主义情感并不是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获得的,而是天然具有的。 生活在海外的中国同胞是有天然的爱国主义情感,生活在本土的绝大多数中国人当然也是具有天然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既然如此,所谓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本质上就绝不是通过教育使他们由非爱国主义者变成爱国主义者。 我们以为,之所以要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因为人民群众天然而具的爱国主义情感大多处于潜在和模糊的状态,尚属非理性的东西,难以物化为自觉的爱国主义行动,从而必须加以激活、升华和引导。就是说,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真正本质是激活人民群众固有的、潜在的爱国主义情感,将其由非理性状态升华为理性化的爱国主义观念,并由此导致自觉的具体爱国主义行动。 二 素朴的爱国主义情感是长期以来人们民族意识和祖国意识的积淀。它通常潜存于民族心理的深处,如果没有一定的外在刺激,一般很难活跃于意识表层,更不可能物化为自觉的爱国主义行动。在素朴爱国主义情感支配下,人们往往从事着一些没有明确爱国主义观念指导的活动。这些活动大多已渗透着人们非理性化的类似于本能的爱国主义情感。但是,从客观效果及对其理性化的分析来看,这些活动又不完全是与爱国主义相符合的。因此,严格说来,平常情况下尽管大多数人已将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对象化到生活实践中,但他们却并不是现实意义的爱国主义主体,而只能算是潜在的爱国主义主体。现实的爱国主义主体必须是有明确的理性化的爱国主义观念,并以之指导自己具体的行动。换句话说,现实的爱国主义主体是具有自觉爱国意识的爱国主义者。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一般都只能是潜在的爱国主义主体,而不是现实的爱国主义主体。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爱国并不能象吃、喝、性爱、安全、受人尊重等需要那样成为人们实践活动的经常性动机。毫无疑问,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的人们都不可能一开始就出于爱国的动机而从事生产实践活动,也不可能为了爱国而从事其他实践活动。爱国实际上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副产品,是人们对自己生活条件、生存环境长期依赖的反思结果。无论在哪一个社会当中,人们都必须首先解决了吃、喝、住、穿的问题,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活动,没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就不可能有其他种种社会活动。因此,使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最根本的动机只能是吃、喝、住、穿这些最基本的需要。而人们一般情况下所反省的也往往是最经常性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生成动因。既然人们一般所反省的并不是爱国这类动机或活动,当然也就很难经常在意识表层铺展爱国主义的观念。也就是说,伴随人们日常活动的反省内容和结果中,很少有爱国主义的显观念成份。既然人们日常反省的内容和结果中很少有爱国主义的显观念成份,那么通常情况下他们当然也就不能成为现实的爱国主义主体。人们由潜在的爱国主义主体转化为现实的爱国主义主体,必须经由外在的刺激和引导。这种外在的刺激往往表现为生产土地和生活环境的被侵略和被破坏,而外在的引导则主要是内容适当的爱国主义教育。人们赖以进行生产实践和其他生活实践的土地和环境一旦遭受外来的侵略和破坏,原先在实践中逐渐滋生和沉淀起来的爱国主义情感便会被激活,从而便可能由潜在的爱国主义主体转变为现实的爱国主义主体。这时,人们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祖国是可爱的,自己必须为她的生存与发展贡献力量、甚至生命。在中国历史上,许多爱国主义英雄正是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产生的。他们的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已被外来的侵略所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