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越是强调某种正确的思想,越是有人不以为然;越是过分宣传某个典型,越是有人不买帐而有意疏远;过分批评某人所犯的错误,反而激起一些人对他的同情和亲近;越是不准干的事,越是有人偏要做……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态处理问题的行为,都是心理学所指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的产生,极大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和目标的实现。因此,分析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探求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的对策,是每个教育主体共同面临的课题。 一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也是由主观和客观诸种因素相互影响制约而形成的。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造成人们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教育主体缺乏应有的政治理论和文化知识素养,难以做到“晓之以理”。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门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础之上,又同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等学科有密切联系的综合性的科学。厚实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文化知识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然而,有的教育者理论知识水平低,在教育工作中,经常出现有理说不清,说理讲不透的现象。结果,“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能充分发挥“真理的力量”,难以做到“晓之以理”。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蔑视教育者。 第二,教育主体形象不良,缺乏威信。教育主体除了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作风。这样,才能以良好的形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从而享有崇高的威信,进而在教育活动中产生“感召力”和“向心力”,充分显示“人格的力量”。但是目前,我们有的教育者不注意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设和道德修养,作风败坏,经不起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贪污腐化,以致造成“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的现象。讲的一套,做的是另一套,言行不一,即使讲得多么生动形象,也丝毫不会引起听者的心理共振,反而会引起教育对象的对抗心理,对教育者嗤之以鼻。 第三,教育内容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思想教育的内容既要与教育对象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相符;又要反映教育对象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才能真正起到释疑解惑的作用,才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然而,有的教育者不注意对教育对象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分析,不了解他们的思想实际、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去选择符合教育对象的教育内容。而是把同一种教育内容当作包医百病的神丹妙药对不同对象进行教育和灌输。例如:用适宜教育党员的内容来教育普通群众;用教育军人的内容来教育下岗职工,等等。其结果,必然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超出教育对象的知识和经验,或者思想教育的要求与教育对象的认识水平和道德状况相距甚远;或者教育的内容不真实,脱离实际,都会使教育对象感到不可信,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第四,教育方法违反民主原则。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头脑中,逐步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自主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和平等观念等思想和文化品格。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民主的原则,发扬民主精神和民主作风,采用民主方法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确保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收到实际效果。但是,有些教育者还没摆脱传统体制下过分强调集中统一、强调命令与服从的旧观念的束缚,没有意识到人们从心底里强烈要求人格和地位的平等,希望自己作为个体成员存在的价值能够得到尊重,因而,在工作中采用“我说你听”,“我压你服”,“我点你通”等单向的“强制压服式”方法。结果,引起人们的对抗心理和对立情绪。 第五,教育氛围与教育内容不协调。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环境背景下进行的。心理学家认为,环境因素对于人们接受信息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这里讲的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环境。如果社会环境好,即党风、政风与民风纯正、民主氛围浓厚、社会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协调,人们就乐于接受先进思想的教育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自然会好。然而,由于复杂的原因,目前我国的社会环境与我们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间的关系仍不够协调,还不断产生种种不利思想教育工作的社会现象。例如:党风不正、政风不廉,腐败现象不断滋生和蔓延;违反党纪国法者得不到及时的惩处,正义之士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屡除不绝;坑蒙诈骗现象时有发生;干群关系紧张等等。所有这些,都会引起教育对象对教育影响持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二 分析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是为了进一步探求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要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努力。 1.提高教育主体的理论素养和文化素质,充分发挥“真理的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人的思想问题,而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以理服人。要做到这一点,正如李瑞环同志所讲的“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发挥真理的力量,以理服人的前提是教育主体必须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掌握客观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当前,最主要是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尤其是要着重学习邓小平理论,深刻领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国情、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目标,真正掌握这一伟大的理论武器。同时,还要加强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和现代知识,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因为丰富的知识是良好思维的基础,是卓越才能的前提。教育者只有具备厚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在教育活动中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摆事实,讲道理,启发觉悟,以理服人;才能使人确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进而引起人们思想上的强烈共鸣,心悦诚服地接受真理,提高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