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作为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特征,已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作为“生命线”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在“网络时代”充分发挥其“服务保证”作用,是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是指各级党政机关、政工人员以及传输系统、通信系统组成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各级党政机关、政工人员利用网络交换、传输包括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形式的思想政治信息,达到对人民群众的思想、行为进行感知、教育、激励、调控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一、网络化是思想政治工作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影响,社会正经历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一是社会的网络化趋势, 社会将由纵横联通的网络体系构成。 国际互联网(INTERNET)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开端,也是社会网络化的雏型。社会网络化将导致社会数字化,信息传输模式也发生根本变革,各个层次的信息日益连通、共容、呈交叉网络状。二是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知识成为要素分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国际经合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富的积累、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个人的发展都要以知识为基础,而知识的传播与获取离不开网络的支持,“数字化生存”将是每个人要面对的问题。 社会的发展方向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方向。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必须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这种一致性,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由于思想政治工作传统的方法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因此,必须从方法上进行相应的变革,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与社会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贯穿、渗透到各项工作的全过程。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同社会网络化相接轨的需要,能够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使思想政治信息纵向、横向实时流动,做到信息共享,从而体现了社会主义特有的政治优势。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正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现代化科学方法。 二、网络化是思想政治工作满足主体发展的需要 现代科技革命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进程和人类的末来,“信息高速公路”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生产力的出现,预示着信息和知识将取代金钱和权力成为社会的基本财富和资源。人作为社会主体,其发展与网络密不可分,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网络的洗礼而蜕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人”,而知识人正是知识经济社会的主体力量,也是主体发展和完善的方向。“知识人”的素质构成包含二个基本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导向功能在网络时代显得尤为重要。例如电脑“黑客”,其掌握的尖端技能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是普通犯罪行为所无法比拟的。同时,“知识人”的道德素质滑坡,必然导致自身发展受阻。 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能满足知识人思想道德素质养成的需要。首先,“知识人”生存在网络时代,网络的家庭化打破了现今课堂式的教育模式,坐在家庭电脑前的交互式远程教学成为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也必须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进行。其次,在网络时代,由于竞争激烈、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出现思想问题的机会更多,其表现也更加纷繁复杂。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特有的信息高集成性、双向交流性和可选择性,使人的自主教育和有针对性地接受教育成为可能,而这些正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薄弱环节。其三,网络化的发展,使社会重组和分化。工业文明以企业为核心的集中式生产方式分化为以家庭、个人为单元的分布式生产方式。人与人的交流、联系和依赖相对弱化,可能会导致无政府状态和各自为战。同时,集体政治教育模式已变得不现实。而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依靠自身的组合、联结功能,把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传送到每个家庭和每个个体,把日益分散的个体凝聚成更强大的社会整体,从而完成新的社会组合。 三、网络化是思想政治工作改革陈旧方法手段,提高政治教育效益的需要 效益是指实践活动的有益效果。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就是在其活动过程中,其劳动成果与思想政治工作劳动耗费的比较。“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将极大提高政治教育的效益,即用较少的劳动耗费取得较多的政治教育成果。“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将实现政治教育“多媒体”教学模式。传统政治教育模式,是以教育者为中心,采取面对面的言传笔授方式。作为认知主体的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与积极性难以发挥。而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却优越得多。 一是提高了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与利用率。由于网络特有的信息可复制性、共享性、实时传输性,使社会上政治教育成功的一课、有关专家的辅导、电视教育专题片可以上网,共同进入课堂。坐在电脑前的交互式远程教育使一人授课、全社会所有人同时接受教育成为可能,从而避免了在多个地点单调的多次重复。“多媒体”的多重感官刺激功能,使受教育者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例如,视觉与听觉同时感知的信息要比单用视觉或听觉更全面、更深刻,也更利于长久保持。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计算机创造真实的受教育环境,当受教育者戴上带有微电视屏幕的头盔和数字手套时,三维的图象和虚拟的声音和感触可使受教育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让人逼真地接近实物,其效果是现有教育手段所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