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党的十五大以后,我市非公有制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它已渗透到生产、交流、分配、消费等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怎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笔者通过调查认为,当前对非公有制群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左”的偏见仍然时隐时现。时至今日,一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消极心理,如怕戴“私有化”帽子,怕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怕“枪打出头鸟”等等。一些干部和执法人员在口头上都会说“放心、放胆、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但真正在行动上落实的并不多,现在,仍有一些职能部门和人员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不足,因此社会上还未形成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合力。 二、担心多于放开。从目前来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所需资金、场地、技术,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保护,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等重要问题,从总体上来讲,尚未认真解决,给人一种放不开手脚的感觉。某些私营老板认为,有的领导者依然在政治上把个体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分别对待,生存的危机感尚未彻底解除。 三、管理上各吹各的号。同非公有制经济群体打“交道”的部门除各级党政机关外,还有工商、税务、公安、城管、环保、工商联以及各级各类协会等。这些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群体的管理,多是从自己部门的角度考虑,相互缺少联系和沟通。尤其是在抓思想政治工作上,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四、企业内部缺少凝聚力。多数非公有制企业的“管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采取的多是家族式管理,血缘地缘关系仍是这些企业内部凝聚力的重要因素。雇员受雇因素也颇多,因而思想也极为复杂,老板对雇员的思想状况、安危冷暖、生老病死等问题极少过问,关心的多是经济效益。相反,雇员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技术改进、销售情况等毫无兴趣,关心的只是能拿多少钱,并无主人翁责任心。 五、未形成关心员工成长的政治气候。近些年来,在各级组织的关心和引导下,以“学雷锋”和开办文明市民学校等形式开展了一些活动,尤其是在“希望工程”、“光彩企业”等活动中,涌现出一批非公有制经济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收到了一定的效果。随着一批批国家干部职工和科技人员以及相当数量的青年人加入这支队伍,在他们的影响下,要求上进的非公有制人士日渐增多,但因种种原因,目前关心这些人士健康成长的气候和条件均未很好形成。 综上所述,要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难度是可想而知的。笔者以为,当前要做好这项工作,得针对以上难题采取以下对策: 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党的十五大已经明确,非公有制经济不再是“有益的补充”,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在修宪中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使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宪法的保障。而非公有制经济这一群体在新形势下的心理状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其他经济阶层有何不同,这些都是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因此,要号召大家提高思想认识,逐步形成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合力,才可能逐步克服“左”的偏见,引导其健康发展。 二、要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目前,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依然是包括非公有制经济群体在内的社会各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对于迅速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群体来说,除了上面共同的教育内容外,还应加强对其进行“爱国、敬业、守法”的思想教育。把大家的思想真正统一到十五大精神上来,才可能在以上内容的教育中逐步营造有利于发展的社会环境。 三、要形成合力,增强服务功能。对非公有制经济群体做思想政治工作,要采取平等的态度,把群体与个体结合起来,重点放在其有影响的代表人士身上,让他们去影响和带动本企业的职工和所联系的其他经营者。各级主管部门和工商联、个协、私协等应加强沟通形成合力,围绕服务二字做文章,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富于服务之中。切实解决好非公有制经济办事难的问题,依法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做,才可能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形成齐抓共管的崭新局面。 四、要进一步加强“劳动法”的宣传,逐步克服家族式管理的弊端。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知法、懂法、守法。除了加强劳动法的学习和宣传力度外,还要注重塑造企业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就是灌输“企业与员工利益一体化”,借鉴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管理经验,逐步把家族式的管理引向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方式,才可能谋求更大的发展。 五、要努力培养一支有理想、有抱负的骨干队伍。应当看到,近些年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治要求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这就为非公有制经济群体中培养一支积极分子队伍提供了有利条件。只要引导得法,既严格要求,又倍加爱护,一定可以造就出一支有理想、有抱负的跨世纪的非公有制经济骨干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