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徐鹏航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总经理

原文出处:
光明日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1998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和商业竞争中最关键的问题,也是人类进步的永恒主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已取得可喜成绩,但亦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何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鼓励和扶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对策,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进一步认识技术创新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搞好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的关键。“科教兴国”战略是江总书记在1995年科技大会上提出的。朱镕基总理宣布,中国新一届政府将坚定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迎接世界科技革命的挑战,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把发展教育、培训人才放在优先的战略地位。”在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支持和鼓励企业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理顺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关系,努力把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现在的30%提高到60%以上。

      其次,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拼资源式的粗放型增长已经很难适应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要求。现代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成为现代企业发展一个重要的基础和动力。实践证明,企业搞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发展规模经济,实现结构优化,而且有利于节约资源,缓解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供给等方面的“瓶颈”制约,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加强技术创新工作是振兴和发展国有企业的必然要求。经过多年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国企的技术实力有了明显的增强,但亟待改造的老企业比重仍然很大。国企的总体技术装备水平同发达国家相距甚远,并由此造成产品结构老化、成本高、效益差,最终影响到新产品的开发和升级换代。当寻求外部技术源搞引进时,又不得不付出较大代价,受制于人。出现这些问题除了企业负债过高、社会负担过重等痼疾外,企业缺乏市场开拓意识、远未形成自主创新机制无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改革开放20年,外资携资金、品牌、技术优势大举涌入,对我国民族工业构成极大冲击。对此,我们必须正视现实,应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致力于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名牌产品,培养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最后,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到来呼唤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两大切入点。只有二者相互融合,介入到物质生产领域才能不断形成现实生产力,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高科技产业与传统产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高科技产业可以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富有自然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毫无疑问,高科技产业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将会因为信息技术不断拓展市场空间而发生巨变。

      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几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国有企业将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企业改革工作紧密衔接起来,企业研究开发实力增强,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逐步落实,产学研合作广泛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断提高。尤其是一批技术进步重点项目的实施,大大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然而,我们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还必须面对现实,承认不足:

      一是一些部门、地区和企业还没有树立起走向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思想,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差,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重规模、抢速度、盲目铺新摊子、轻视效率的倾向,在技术改造与基本建设之间重基本建设、轻技术改造,在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之间重技术改造、轻技术创新,在企业技术引进中重视技术装备的引进和更新、轻视软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

      二是国有企业包袱沉重,投资主体功能不健全,R&D研究和开发投入不足,难以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自我改造乏力。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装备相对落后,需要技术改造,更需要开发新产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这就需要大量投入。但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的历史欠帐较多,各种负担十分沉重,R&D经费占GDP的比例只有0.5%,只是发达国家同期比例的1/6至1/4,根本无力取得重大发展。

      三是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尚未形成,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滞后,企业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机制,最严重的是没有形成对企业的创新激励机制,致使许多企业还不能主动依靠技术创新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一些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不愿转让科技成果,还是热衷于自己转化,办小企业。在此情况下也就难以把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解决好。与此相关的是,国家对具有较好社会经济效益但有一定投资风险的高技术产业化、节能环保方面引导投资方向的力度不够,难以达到国家预期的调整目标。

      四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素质不高。一方面,从技术开发能力看,我国科技力量2/3以上的技术开发力量在企业之外,企业缺乏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大中型企业设立专门技术开发机构的还不到1/2,而且,其中约有1/4开发机构要么资金不落实,要么缺乏高水平的技术人才,要么没有稳定的研究课题,要么基础设施不健全,结果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由于设备技术落后、开发机构偏少,加上原材料质量差,设计不合理,工人素质不高,所以我们的工业产品质量差,生产效率低下,造成了我国企业的物资消耗过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