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如何促进“外乡人”入村创业?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茜(1991-),女,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zhangqianjessie@zstu.edu.cn(杭州 310018);蔺楠(1972-)(通讯作者),女,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linn@mail.shufe.edu.cn(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外国经济与管理

内容提要:

乡村振兴呼唤人才,农户异地创业浪潮随之高涨。但农户异地创业及其流向的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尚未得到重视,更少有研究结合家庭结构因素进行讨论。本文基于2016年上海财经大学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千村调查”和201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从家庭内部社会化特征和家庭资本角度出发,结合农户异地创业特征及障碍,考察创业者原生家庭规模对异地创业、创业流向影响,以及个体人力资本和企业所属产业类型在上述关系间所起到的调节作用,以期为各地突围“抢人”大战,实现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产生积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创业者的原生家庭规模越大,越容易采取异地创业行为;(2)并且倾向去往与原生地经济发展距离较大的地区;(3)创业者的个体人力资本放大了家庭规模与异地创业、经济发展距离的正效应;当企业属于第三产业时,家庭规模与异地创业的正效应更强。研究通过将家庭科学与创业研究结合起来,凸显了家庭规模对创业选择的重要作用,并为乡村地区制定“引人”和“留人”政策,尤其是针对相对落后地区发挥产业和项目集聚能力提供借鉴。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23 年 06 期

字号:

      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我国“三农”工作重心转移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此背景下,出现了一批在农村地区间流动的创业人群。他们秉持着对乡村的热爱,在政府丰富的创业扶持政策下,发挥一技之长,在农村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乡村创业实践。农户异地创业不仅有利于实现自身创业梦,还能带动身边人积极就业,同时也有助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实现乡村振兴。同时,各地政府也争先出台各类人才引进政策,拿出“真金白银”开展“抢人”大战,打造经济发展新生力量。例如建立返乡入乡创业园、设立农户异地创业特色贷款以及强化异地孵化项目支持等,不断激发农户异地创业人员的内生动力。但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人口流动受到较大限制,异地创业需要克服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阻碍。因此,哪些因素会影响农户的异地创业行为?各地区政府如何据此做到引外力、注活水,实现“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遗憾的是,国内异地创业及其流向的影响研究却未引起足够重视(叶文平等,2018),关于农户异地创业驱动因素的探讨更为缺乏。已有研究多从相关政策实施(李国正等,2020)、地区间收入差距(童馨乐等,2019)以及农户社会关系网络(杨向阳等,2018)等展开。但在故土难离、追求稳定的传统观念影响下,我国农户异地创业的独特驱动因素和发展困境尚未得到充分挖掘。此外,多数学者仅聚焦于个体是否选择异地创业(杨向阳等,2018;童馨乐等,2019),较少深入探讨创业流向的具体选择。一方面,我国地域广阔,农村区域间经济集聚效应差异明显;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外流形式呈现“榜样”效应,并且流向地易出现扎堆现象,所以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我国农户异地创业流向及其影响因素。这对提升企业发展潜力,各地区积极探索适宜的返乡创业发展路径,以及形成多层次多样化高质量的创业发展格局等意义重大。与此同时,家庭背景因素对个体认知、偏好和行为选择具有深远影响(Vladasel等,2021),它不仅塑造了个人对创业的态度和选择(蔺楠等,2020),而且作为无形和有形资源的提供方(Bird和Wennberg,2016),影响了对异地创业的具体选择。其中,家庭规模更是影响资源提供和认知塑造的关键因素(Vladasel,2019),并且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以及配套措施的逐渐完善,家庭规模的效应会更为凸显。那么,从家庭规模视角出发,农户缘何选择异地创业以及去往何处创业?哪些因素会作用于二者关系之间?

      本文以家庭内部的社会化特征和资源获取为基础,结合农户异地创业所需克服的资源壁垒、机会识别和利用障碍以及风险应对等困境,建立起家庭规模与异地创业、创业地经济距离选择的分析模型,并且综合个体人力资本和企业所属产业类型,充分研究二者关系间的边界条件。家庭规模通过影响家庭内部社会化特征,塑造了个体的机会识别能力和偏好(Campbell等,2019),同时也作用于家庭资本的存量和调动(Li和Wu,2018),最终影响异地创业决策。此外,人力资本代表着个体识别和利用机会的能力,它通过影响家庭内、外部的资源支持,以及社会网络的构建,作用于家庭规模对异地创业、创业地经济距离选择的影响。最后,由于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和集聚效应呈现出明显差异性(高翔等,2015),造成创业机会的丰富程度和企业竞争程度也出现差别,因此,企业的产业类型也影响了家庭规模效应的作用范围。

      本文基于2016年上海财经大学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千村调查”——“中国农村创业现状调查”和201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进行实证研究。2016年“千村调查”以全球创业观察报告为指导,旨在考察影响中国农村创业的关键性因素,共在全国范围内随机抽取了1500个村落,对4600名创业者进行了深入调研(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项目组,2017)。此外,本文还结合了201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来进一步研究异地创业的地域选择。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第一,将家庭科学与异地创业进行关联研究,挖掘了家庭规模效应的内在作用机制,彰显了家庭规模对个人创业选择的深远影响。第二,扩充了异地创业相关文献,从微观层次深入挖掘了异地创业及其流向的驱动因素。第三,结合个人特质和产业情境两类视角,拓展了家庭规模与异地创业间的边界条件,刻画了家庭规模效应的作用情境。本文的实践贡献在于:第一,描绘了我国农村创业流向以及地区间农村产业发展现状,有助于各地区明确自身实力和把握产业发展趋势,抢占人才高地,同时也展现了家庭社会学校多方共育、完善创业生态系统对异地创业活力激发的重要作用;第二,强调培养多层次高质量乡土创业人才,做到扩增量、激存量双管齐下;第三,为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各地政府战略部署潜在人才动员地区、加速推进产业融合和构建农村产业新发展格局提供有益启示。

      二、文献综述

      (一)异地创业

      异地创业是指创业主体离开了籍贯地/出生地,在生活和居住的地方设立企业和开发创业机会的过程(Fatoki和Patswawairi,2012)。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工业化和新兴城镇化的推进,大量乡村人口流向城市寻求发展机会。但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大批创业人才向乡村流动。他们在自愿、有选择的基础上,秉承生态农业理念,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为职业。相较其他创业人员,这类异地创业人员大多饱含农业情怀,具有独到眼光,强调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