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TLER等[1]称,“产品设计是企业可用于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有力战略工具”。作为连接技术和市场的桥梁,产品设计可以提升产品附加值、创造品牌价值、实现创新和差异化等[2],在企业创新和营销实践中起着关键作用。 产品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其与用户感知密切相关。设计是用户与产品进行接触的“门户”,为用户提供了最直接的体验。设计可以彰显产品的风格和品质,向用户传递美观、易用和可靠等信息,从而使用户显著地感知到[3]。研究表明,对产品设计的感知能够引发用户的积极情绪、提升感知价值、促进购买和传播意愿等[4]。奥迪公司的调查显示,产品设计在消费者购买一款汽车时所占的决策权重为60%[5]。在实践中,关注用户感知的设计理念已经发展为“以用户为中心设计”的理论体系,被列入ISO标准并且作为一种设计哲学被广泛接纳。 尽管如此,在管理研究领域中,对产品设计主题的关注却相当匮乏。REIBSTEIN等[6]称,产品设计一直是管理学者们“善意忽视”的一个领域,对产品设计的探索已经让渡给了操作人员。从现有研究来看,以下几个问题尚未得到较好的解答。 (1)管理情境下的产品设计内涵尚不清晰 目前对产品设计的定义多从设计学、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将其视为形式和功能的集合[7]。形式指产品的外观,包括形状、比例、材料、颜色、装饰和纹理等[8];功能指产品所具有的用途,体现了产品的实用价值,提供用户从产品使用中得到的效用[9]。LUCHS等[10]认为,产品设计是由形式、功能以及这二者结合形成的整体性属性所构成的集合。然而,产品设计不仅是创造出形式和功能的结果,同时也是包含一系列设计活动的过程[11]。目前的定义欠缺从管理视角对产品设计过程的归纳,导致了管理学界研究产品设计基础的缺失。 (2)用户对产品设计感知的内涵不明确 以往研究关注用户对产品设计而产生的情绪、态度和感知价值等[12]。如CRILLY等[13]认为,产品外观会引起用户的满意/失望、反感/吸引、愤慨/赞赏、惊喜/厌倦等情绪反应;KUMAR等[14]指出,产品设计能够给用户带来享乐价值、功利价值、社会价值和利他价值。然而,这些变量的内涵与用户对产品设计的感知并不完全一致。情绪、态度、感知价值等是用户感知到产品设计之后产生的心理反应,而用户对产品设计的感知是“产品设计在用户心目中被定义的方式”。现有研究无法就用户对产品设计的感知究竟是什么、包括哪些维度等问题进行系统性的解释。 (3)产品设计使用户感知到的中间机制也存在争议 一种观点基于原子论的思想,认为感知者总是分别地评价目标对象每条信息的涵义,即用户对产品设计的各个元素进行“离散性”的感知,然后把它们按代数法则整合在一起。联合分析法、质量功能展开等模型都是根据此种观点,认为产品是一系列属性的集合,把用户的感知视为是分离的[15]。另一种观点则基于完形心理学的思想,认为用户对产品的感知并不等同于各部分感知的加总,而是把产品的多种特征融合成一种符合逻辑的单一印象,在这个过程中,产品设计的各个侧面都被合理地融合在一起[16]。然而,这两种观点目前均为阐述性的解释,尚缺乏深度分析和有力的证据支持。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挖掘管理情境下的产品设计内涵,探索产品设计对用户感知的影响机理,以填补上述研究缺口,并为企业有效组织产品设计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1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关于产品设计,目前未形成成熟的变量范畴和测量量表。并且通过前期调研发现,人们对产品设计的理解较为模糊,甚至一些设计专业人士对产品设计的理解也并不全面,如工业设计人员大多认为,产品设计就是风格、外形和用户的交互界面设计。因此,通过设计和发放无差异的问卷对用户进行大样本定量研究可能未必有效。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典型产品用户的深度访谈获得第一手资料数据,采用探索性的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对数据进行编码,进而建立理论框架。扎根理论适用于挖掘已有文献中没有提及或很少介绍的概念,以及重新界定不能满足现阶段需要的旧概念,进而诠释新现象[17],因而适用于本研究的目的。
借鉴NOBLE等[18]的研究方法,采取分阶段的数据收集方法:①“红点设计大奖”和“IF设计奖”是全球公认的两大产品设计最高奖项,享有“设计奥斯卡”的盛誉。笔者收集了“红点设计大奖”和“IF设计奖”近5年的200多个获奖产品的资料信息,包括产品介绍和评委评语等,以从中探索产品设计的本质。②在参考了奖项的分类设置、若干设计专家和研究者的意见后,按照体现出较强的设计特性,在功能和形式设计上有不同的侧重,价格相对便宜或容易获得的原则,在全部获奖作品中挑选出了9个产品(见表1),作为用户进行体验的对象。这种方法与RADFORD等[16]选择创新设计产品的方法类似。③按照理论抽样的要求选择体验用户/访谈对象。鉴于本研究要求受访者对产品设计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所选择的受访对象学历都在本科以上,且大多是思维活跃和热爱新鲜体验的中青年个体。按照理论饱和的准则,最终共采访了25个体验用户/访谈对象,其基本资料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