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温和复苏之中,但受地缘政治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影响,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国内经济则处于进入新时代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了解在此背景下企业的现实状况及企业家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了解他们对企业外部环境的评价、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看法以及进一步加快经济转型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2017年8月至10月,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实施了“2017·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 调查采用邮寄问卷的方式进行,于8月10日发放问卷,截至10月16日共回收问卷1557份,其中有效问卷1495份。通过部分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企业的对比分析,未发现存在系统偏差。为使调查分析更为全面和深入,本报告还采用了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以往的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等12个行业,样本企业的基本情况详见表1。接受问卷调查的企业家平均年龄为53岁,其中55岁及以上占45%,44岁及以下占23.7%,45~54岁占31.3%;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占81.5%,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46.4%;所学专业为管理类的占41.4%,为经济类的占19.8%;职务为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厂长、党委书记的占91.7%,其他职务的占8.3%。 本报告的主要结论: 多数企业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处于历史上并不多见的既不冷又不热的正常状态。企业产销逐渐回暖,库存水平趋于正常,企业盈利改善,企业景气明显回升。从对未来的预期看,企业家认为未来市场需求稳中有升,价格保持上涨态势,用工需求温和上升,尤其是对大学生的用工需求上升明显,投资信心有所增强,企业经营前景整体较为乐观。 在企业景气回升的同时,产业、区域、规模等结构分化十分显著,新旧发展动力正在转化,质量效率有所提高。IT、医药等为代表的新产业景气持续大幅上升,正逐步替代资源密集型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企业创新动力有所增强,创新投入持续增加,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持续增加。 与此同时,企业家认为当前企业发展仍然面临较大挑战。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现象依然十分严重,设备利用率仍处于低位,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仍然较大;二是企业成本问题依然十分突出,长期以来形成的人工成本上升和社保税费负担过重的压力尚未缓解,此外原材料成本、环保支出增加也较多;三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四是房价上涨预期依然较强,二三线城市尤其明显,潜在金融风险不断累积,造成经济波动的可能性在加大;五是各地的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推进过程中普遍存在民间资本参与热情低、潜在风险积聚等问题。 企业家认为,近年来放管服改革取得成效,企业经营的市场环境不断优化,要珍惜当前宏观、微观经济环境改善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坚决防范潜在的经济风险,更加注重简政放权相关措施的实际成效,通过进一步减税等举措实实在在降低企业成本,积极稳妥有效地推进产业政策,更深程度地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一、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及未来预期 (一)企业景气明显回升,产业、区域、规模等结构分化十分显著 关于目前企业的综合经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综合经营状况“良好”的比“不佳”的多20.8个百分点,这一数据为2011年以来的最高值。调查表明,企业景气明显回升,并且近3年来持续改善。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企业景气状况相对较好,中部地区企业居中,西部地区企业相对较差;从不同规模看,大中型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好于小型企业;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明显好于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见表2)。
调查发现,不同行业企业的景气状况分化也十分明显。调查结果显示,经营状况相对较好的行业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汽车、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30个百分点以上。而造纸、钢铁等行业经营状况相对较差,其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少10个百分点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与2016年的调查结果相比,采矿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食品、化纤、通用设备、仪器仪表等行业企业景气状况回升较多,而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造纸等行业企业景气状况明显回落(见表3)。 (二)产销逐渐回暖,企业盈利改善 企业生产状况的好转还体现在企业产销的回暖上。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企业的生产(服务)量比上年“增加”的企业家占32%,比2016年高了12.3个百分点;认为“增加”的比“减少”的多8.4个百分点,这一数据5年来首次由负转正。生产(服务)量上升较多的行业有: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仪器仪表等行业;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则相对较差,生产(服务)量“减少”的企业比“增加”的多20个百分点以上(见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