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追赶视角下商业模式设计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匹配  

———个多案例研究

作者简介:
姚明明,浙江大学;吴晓波(本文通讯作者),浙江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8);石涌江,英国剑桥大学;戎珂,华北电力大学、英国伯恩茅斯大学;雷李楠,浙江大学。

原文出处:
管理世界

内容提要:

随着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和跨产业价值网络的形成,中国后发企业迅速崛起,进入快速追赶阶段。追赶过程不仅具有中国情境的特殊性,而且在商业模式和新兴技术的共同作用下为后发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6家中国后发企业的技术追赶进行了探索性案例研究,得出商业模式设计及其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匹配对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作用机制:(1)效率和新颖主题的商业模式设计能够通过发挥后发企业优势、克服后发企业劣势从而有助于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绩效的提升;(2)商业模式设计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匹配对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绩效有显著影响,不同的匹配对绩效的影响结果不同。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15 年 02 期

字号: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阿里巴巴、海尔、华为、吉利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后发企业正在迅速崛起,进入快速追赶阶段,并呈现出“中国情境”的特殊性(江诗松等,2011)。不同于早期西方发达国家后进企业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后发企业,中国后发企业的技术追赶面临着特殊的情境:一方面,“中国情境”特殊的转型经济、多样化技术体制、多层次市场空间,使中国后发企业的技术追赶突显出“中国式”特色;另一方面,借力于互联网技术和商业模式,中国后发企业嵌入全球化价值网络(Chesbrough & Rosenbloom,2002;Chesbrough & Schwartz,2007),获得了与先发国家企业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的机会。那么,中国后发企业到底是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和新兴技术实现这种“中国特色”的技术追赶?

      关于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研究很少关注这一问题。以往关于后发者的研究主要强调后发者的战略定位,强调后发者以劣势克服和优势开发为战略重点(Hobday,1995;Chesbrough & Schwartz,2007);关于技术追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的工业技术上,从技术学习和技术创新的角度来阐述技术追赶的过程(Perez & Soete,1988;Lee & Lim,2001)。近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商业模式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Amit & Zott,2001;Lumpkin & Dess,2004;Zott & Amit,2007;Rapp et al.,2008),并与企业战略匹配共同作用于绩效(Zott & Amit,2008)。商业模式是一个价值创造的过程,通过将技术进行商业化,从而创造经济价值(Chesbrough & Rosenbloom,2002)。而技术追赶作为衡量后发企业绩效的一个重要维度(Park & Lee,2006),商业模式是如何作用的却很少被提及。Wu等(2010)从破坏式创新的视角提出了中国后发企业通过破坏式的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了快速追赶,但缺少对追赶机制的深入讨论,也忽略了追赶结果。

      为了更好回答中国后发企业如何通过商业模式来实现技术追赶的问题,我们将这些理论视角进行整合,一方面解释中国后发企业是如何通过商业模式来实现技术追赶;另一方面探究商业模式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匹配对技术追赶的作用机制。

      二、理论基础

      (一)后发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追赶

      后发企业既不是后进企业也不是新创企业,而是以追赶为目标的模仿者和快速学习者(Mathews & Cho,1999)。它们在面对技术和市场双重劣势的时候,试图通过自身的技术学习和技术创新,在出口市场中赢得竞争(Hobday,1995)。

      早期的后发企业追赶主要发生在韩国、新加坡、台湾等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因此研究情境主要以这些国家和地区为背景,技术追赶的内容也以制造业的工业技术追赶为主(Hobday,1995;Mathews,2002)。实际上,广义的技术是指个人和组织通过学习和知识的实际操作来拓展人类的努力,是知识,产品,流程,工具,以及用以生产货品或提供服务的系统(Bruton & White,2011)。关于技术追赶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这些情境,更不能只关注工业技术。而作为新兴的后发大国,中国所处的追赶情境与韩国、新加坡、台湾等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的情境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国内市场需求庞大,具有多梯度、多样性等特征,是一个“开放”的国内市场和“开放”的创新时代。中国市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开放程度大大超过了当年处于技术追赶过程中的其他国家。

      关于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研究都离不开讨论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甚至将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过程看成是技术能力的提升(Lee & Lim,2001)。Kim(1980)通过韩国轿车、电子、半导体等行业的工业化进程,研究了技术追赶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模式,并总结了从技术获取到消化吸收再到创新的阶段特征。在他的研究中,主要关注产业层面技术能力的积累过程,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机制分析不够深入。而吴晓波等(2009)关于杭氧近30年技术追赶过程的跟踪则是从企业层面总结了技术获取到消化吸收再到创新的阶段特征。大部分的时候,后发企业所处的创新环境并不好,但他们希望通过技术创新来达到经济上的发展。

      (二)商业模式设计与主题

      Amit和Zott(2001)在回顾价值链、熊彼特创新、资源观、战略网络和交易成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欧美59家电子商务企业展开案例研究,提出了4类电子商务企业价值创造来源:效率(Efficiency)、互补(Complementarities)、锁定(Lock-in)和新颖(Novelty)。这4类价值创造来源的界定不仅为后来关于商业模式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商业模式设计”这个概念构建的雏形。基于电子商务的价值创造源泉分析框架,Zott和Amit(2007)聚焦于跨组织边界的商业活动构建了“商业模式设计”(Business Model Design)概念并开发了商业模式设计测量量表。商业模式设计的测量是以架构理论为基础,架构理论能够考虑整体的结构、形态和设计元素(Miles et al.,197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