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辩证逻辑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照云(1956-),wuzy56@163.com,男,江西九江人,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后,研究领域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及战略管理,江西 南昌 330013;余长春(1974-),yucc3st@yeah.net,男,江西万年人,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领域是服务科学及战略管理,江西 南昌 330063

原文出处:
经济管理

内容提要:

自1934年康芒斯(J.R.Commons)在其著作《制度经济学》中首次使用“战略因素”一词以来,企业战略理论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从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到穆尔的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从战略规划学派到战略网络理论,从竞争对抗到合作共生,从红海战略、蓝海战略到紫海战略,众多战略思想的持续交替更迭,驱动着企业战略理论不断被修正并日趋完善。企业战略理论演化存在着“概念论”、“学派论”和“分期论”等众多的学术分野,相应的理论思想迵然不同、分析路径泾渭分明、对应结论大有径庭。无疑,这些研究丰富了企业战略理论,为进一步理解其变迁的脉络奠定了基础。当前情形是,企业战略理论呈现丛林状态且短期内难以扭转,缺乏统一的主导研究范式,也无必要强行“一致”。通过梳理企业战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脉络,发现其演化过程中充满着辩证的机理。企业战略理论在运动中不断延续着合理的成分,修正乃至扬弃着偏差与缪误,由此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姿态;无论是相呼应还是相背离,企业战略理论之间均有着难以割舍的关联,这种关联隐喻着丰富的辨证思想,诸如“价值瓜分”与“价值创新”、战略视野的“对内”与“朝外”等。因而,本文在哲学语境中,站在辨证的视角,从战略依据、战略视野、战略性质、战略状态、战略核心、战略主体和战略目标七大方面剖析企业战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力图清晰地阐明其演化路径与嬗变逻辑。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14 年 12 期

字号:

      一、企业战略理论形成与发展问题的提出

      自1962年钱德勒在《战略与组织: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中正式开启企业战略问题研究之先河以来,企业战略的内涵及其发展问题,一直被众多学者争相探讨。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对此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仍旧呈混乱之态(王亚刚、席酉民,2008)。不少学者对企业战略理论做了系统、详尽的阐述,也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富有建设性和现实性的判断与预测。归纳起来,现有研究存在“概念论”、“学派论”与“分期论”等相应的见解和主张。

      对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始于对企业战略概念的界定。由于战略一词源于军事战争,因此,学者们最初往往从对抗、竞争的角度来理解企业战略。从管理学科视角来分析企业战略概念的早期代表人物有安德鲁斯和钱德勒等,相关的认识还比较含糊、零乱。明茨伯格(Mintzberg)较为明确、完整地提出了非单一的战略内涵,即战略“5P”论(计划、模式、定位、观念、计策)。安索夫提出的战略四要素(产品与市场范围、增长向量、协同效果、竞争优势),则将企业战略的概念分析由单纯的组织内部转向了组织与环境的关系。随后,对企业战略概念的认识转向了经济学、生态学和伦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并形成了不同的见解。

      明茨伯格在《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一书中,基于学派划分,诠释了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等十大战略管理学派的逻辑框架和战略主张。尔后,资源基础、边缘竞争和战略转折点等新型企业战略学派纷纷涌现。借用孔茨的“管理理论丛林”一说,以学派的形式来探析企业战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厘清了不同派别的战略理论,形成了百花争艳的企业战略理论丛林。

      从分期的角度阐述企业战略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研究主要存在“三阶段论”及“四阶段论”。譬如,杨林、陈传明(2005)将国外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历程划分为建立在对抗竞争基础上的战略管理理论、建立在有限合作基础上的战略理论和建立在互惠共存基础上的战略理论三大阶段;邹统钎、周三多(2010)则按照时间顺序将企业战略理论演化划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的战略规划理论、70年代的环境适应战略理论、80年代的产业组织理论与通用战略理论、90年代的资源基础论与核心能力说、2000年前后超越竞争的创新与创造战略理论。

      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范畴是什么?鲁梅尔特(1995)曾归纳出战略的四个基本问题,即企业如何行事?为什么企业存在差异?集团公司总部的功能与价值是什么?什么决定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成败?项保华(2001)则提出,企业战略研究的根本问题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目标追求(活得了、活得好和活得久);第二层面是实践回答(做什么、如何做及由谁做);第三层面是理论阐明(为何生、凭啥存、因何亡)。企业战略的核心研究范畴问题,当属竞争优势问题。研究竞争优势,一直是企业、区域及国家在战略层面追求的中心目标。因而,与竞争优势相关的企业战略理论异彩纷呈。

      然而,企业战略“大象”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带着这种疑问,本文立足于哲学语境,着力从战略依据、战略视野、战略性质、战略状态、战略核心、战略主体和战略目标七个方面,运用辨证思维来诠释企业战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试图在新的学科背景下重新审视和思考企业战略理论。

      二、企业战略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对立与统一

      1.战略依据:“动”与“静”的环境假设

      战略管理的本质是“企业与变化着的背景和环境不断对话的过程”(周三多,2002)。环境假设是企业制定战略的出发点,同时,也制约着企业战略理论的演化,企业战略学派对环境的判断处于持续的调整状态。

      从企业战略学派看,以安索夫、安德鲁斯、钱德勒和安东尼等先贤为代表的战略规划学派把环境假定为相对稳定或可以预测,由此着重分析了市场机会与企业资源的匹配性,推导出了SWOT模型和波士顿矩阵两大分析工具。在批判和继承规划学派的基础之上,以明茨伯格和奎因为代表的环境适应学派借鉴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由选择论和适应进化论,依据“实在主义”的方法论进行分析,认为企业战略是在其经营实践中持续试错的产物,战略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由此形成了“SMFA”法和“脚本分析法”两种主要的分析工具。显然,环境适应学派认为企业环境是动态变化且不可预测的。结构学派认为环境动态却能够预测,因而,形成的战略方案同未来的环境可以基本保持一致,不会有太大的偏离。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指出,企业外界环境动态且难以预测,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内部独特的资源和能力,该学派避开了难以把握的外部环境,把研究的视角由“外因”转向“内因”,主张培育核心竞争力来以不变应万变。

      从管理学家看,彼得·圣吉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中从组织角度分析了企业战略管理问题,认为战略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组织学习就是适应环境变化的有效方法。由此提出了学习型组织应具备的五项修炼,圣吉的战略管理思想应组织外部条件变化而生。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其核心领域是业务流程再造,即对企业原有的工作流程进行全面的改造,以适应企业制度、技术、分工与管理者等环境的变化。布格尔曼、葛洛夫提出了战略转折点观念,认为环境的剧烈变化及其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会导致企业的战略意图和战略行动发生偏差,这种偏差将阻碍企业的转型,是组织面临“战略转折点”的标志。布朗、艾森哈特借鉴进化和环境复杂性等理论,指出未来企业经营环境的主要特征是快速变化和难以预测,企业战略管理最重要的任务是调整组织结构形式等管理变革。在美国学者查尔斯·惠兹曼全面地分析了企业战略信息系统问题之后,不少学者将引进信息技术和采用信息系统看成是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战略信息是应对环境变化而实施战略管理的重要资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