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管理思想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非常重要但又富有争议的人物,他影响了流水线生产方式的诞生和人类的工业化进程;年轻时由于视力问题而被迫从哈佛大学辍学;生前被工人视为野兽般残忍,与工会水火不容,并且被迫在美国国会特别听证会上作证,但却备受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推崇,死后又被后人尊为“科学管理之父”,既受到现代管理学者的顶礼膜拜又不断被他们批判。他就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倡导人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 按照西方大多数管理学者的观点,从1911年出版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起始,管理学就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开始了管理思想启蒙运动。可以说,在过去的100年里,管理学的发展完全映照在泰罗科学管理遗产的光环之下,“管理就是科学”成了管理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 泰罗在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关心的就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他不但要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而且还想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工人的工资。泰罗对工人的“磨洋工”(soldiering)问题深有感触。泰罗认为,工人的生产率是劳资双方都忽视了的问题,部分原因是管理人员和工人都不了解什么是“一天合理的工作量”和“一天合理的报酬”。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使人们认识到管理学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规则、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它适用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从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经过充分组织安排的大公司的业务活动。科学管理理论对管理学理论和管理实践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它所主张的许多思想和做法至今仍被许多国家所采用。 二、科学管理的遗产 泰罗的管理理念不仅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是革命性的,而且迄今仍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留给我们的遗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奠基石,并引发了管理思想启蒙运动 应当说,管理学的核心内涵最集中地体现在泰罗的科学管理启蒙思想中。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方出现的反抗近代资本主义传统因袭式管理(conventional management)的理性主义和普遍主义启蒙思想。近代以来资本主义造就的现代组织以及按照其价值观、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确立的以人为主体中心的理性主义、效率原则、个人主义和集权主义等基本理念,就是泰罗的科学管理启蒙思想所强调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美国管理思想史学家丹尼尔·雷恩(Wren,1979)认为,泰罗是管理思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核心人物。在美国工业从企业家、管理者拥有的企业向大规模、综合性公司转型的过程中,泰罗的科学管理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提高了管理思想的可信度。泰罗给他那个时代以及我们这个时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泰罗并不孤单,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运用、完善、提炼和传播科学管理思想的行列。泰罗是管理思想演进过程中一个重要时代的领路人。管理学家厄威克和布雷克(Urwick and Brech,1945)在他俩合著的《科学管理的形成:13个先驱者》(三卷本)一书中指出,所谓的现代管理方法,即使不说是绝大多数,至少有许多可以追溯到泰罗及其追随者半个世纪以前提出的思想。这些管理方法虽然改进和发展得与原来相比几乎已经面目全非,但其核心思想通常可以在泰罗的著作和实践中找到。即使是今天,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仍然闪烁着光辉,充满了生机。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Drucker,1950)在《新社会:对工业秩序的剖析》中极力称赞泰罗,认为“科学管理是一种关于工人和工作系统的哲学。总的来说,它可能是美国自联邦文献① 以来对西方思想做出的最杰出的贡献”。美国管理学家弗利蒙德·卡斯特与詹姆斯·罗森茨韦克(Kast and Rosenzweig,1979)认为,科学管理的许多思想与马克斯·韦伯(Weber)的科层制思想是相类似的,特别是泰罗提出的“管理本身应受合理的规章制度约束”的观点更是如此。 我们认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实质上起到了管理思想启蒙运动的作用,它所主张的如以人为主体中心的理性主义、效率原则、科学管理等,都是与启蒙思想有关的。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Kant,1784)在《什么是启蒙运动》一文中写道:“启蒙运动的根本就在于把人从自我束缚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康德当时关心的是把人从宗教的教条束缚中解放出来,不做宗教的奴隶,希望人们有独立的见解。如果我们今天套用康德的话,那么,科学管理的根本就在于把人从经验管理(experiential management)与因袭式管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科学管理关心的是把人从经验与因袭式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不做经验教条的奴隶,做自己的主人,由自己去分辨真假、善恶。从这个角度看,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扭转了人们的思维定势,拓展了人们的思维视野。 (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知识系统地运用于生产与工艺过程管理 泰罗所处的时代,特别是19世纪的最后20年,正是第二次产业革命的高潮时期,美国工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但当时开发、组织、控制和管理工业资源的低效方式严重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劳资关系的对立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关于如何解决挖掘工人潜力的问题,有人主张用优良的机器来替代工人,另有人主张试行利润分享计划,还有人主张改进生产程序、方法和体制。泰罗很了解他们提出的上述解决办法,并且认为核心问题是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把知识系统地运用于生产与工艺过程管理。为此,他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泰罗的伟大之处在于:像瓦特(Watt)把知识系统地运用于劳动工具而发明了蒸汽机一样,泰罗把知识系统地运用于劳动过程管理,通过时间和动作研究实现了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按照泰罗的主张设立的“劳动准备部门”目的就在于提高和更新工人的劳动技能。泰罗(1911)认为,通过合理度量一个劳动力一天的劳动标准,计算一个劳动力一天劳动的合理报酬,促进机器生产系统和技术流程的不断进步,就可以实现科学管理。 美国《财富》杂志编辑托马斯·斯图尔特(Stewart,1997)认为:“泰罗制的精华不只是苦干、不断重复相同的动作和狭窄的工种分类。泰罗的过人之处在于极力主张管理工作不仅要使用鞭子,更要运用知识:在完成复杂工作时,应该善于运用智慧,想出能够更加简单、快捷、出色地完成工作的方法。”[1]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1918)认为,资本主义在这方面的最新发明——泰罗制——也同资本主义其他一切进步的东西一样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最丰富的科学成就,即按科学来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却多余的笨拙动作,指定最精确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等等。列宁强调,苏维埃政权要密切注视泰罗制的新发展,借鉴和吸收其先进成果,改善企业管理,促进经济发展(列宁:《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