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过程的企业文化建设测评体系构建

作者简介:
李晓利(1983-),女,河南安阳人,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知识管理、企业文化管理,重庆 400030;杨育,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重庆 400030;吴耕,国家电网公司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四川 都江堰 611830;金娜,国家电网公司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四川 都江堰 611830;赵小华,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重庆 400030;赵川,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重庆 400030

原文出处: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内容提要:

基于PDCA循环理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建设过程中每个步骤的特点;建立了面向过程的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统计方法建立测评矩阵,利用灰色关联度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企业文化建设过程进行合理的评价。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测评体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09 年 08 期

字号:

      0 引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以及战略决策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1]。企业文化给企业带来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显著效益也已得到很多企业家的认同[2]。为了定期评估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效果,提供企业文化建设决策性意见,全面提升企业文化水准,通过构建科学的企业文化建设测评体系,以实现对企业文化建设状况的有效评价,从而真正科学地、动态地指导企业文化的实践。

      在企业文化建设评价研究中,文献[3-5]主要从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四大文化系统以及经济社会目标等方面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综合评价。文献[6]运用参与性、一致性、适应性与使命4种文化特质的12个指标构建了企业文化建设测评模型。以上研究给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大都基于“内容保证功能”的思想,从企业文化建设内容的实施效果方面进行评估,而没有考虑对企业文化建设过程的质量控制,导致企业对文化建设现状不能形成全面清晰的认识,从而影响企业文化建设优化决策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本文从PDCA循环理论出发,建立面向过程的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与模糊数学理论的测评方法,通过应用案例对企业的文化建设过程进行评价。

      1 面向过程的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1 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企业文化建设基本过程研究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基因再造工程,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要使其紧跟企业发展步伐并促使企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则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应该是一个持续改进的循环过程。PDCA循环理论正是基于这一思想的具体应用。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采用的基本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过程中。PDCA分别代表管理的4个阶段:计划(P-Plan)、实施(D-Do)、检查(C-Check)和改进(A-Action)。PDCA强调应将业务(管理)过程看作连续的反馈循环,在反馈循环的过程中识别需要改进的部分,以使过程能得到持续的改进,质量得到螺旋形的上升[7]。为系统分析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保证企业文化建设质量,使企业文化建设得以持续有效的改进,依据PDCA循环理论的内涵,对企业文化建设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将其PDCA循环过程分解为文化盘点、定格设计、对内文化传播、文化转化、对外文化推广、文化评估、完善系统七大逻辑子过程。每个阶段对应的具体步骤如图1所示。P阶段:也即文化盘点子过程,其功能主要是把握企业现有的文化状况及影响因子,对现有文化的优势、劣势及总体适应性做出客观的评价,为文化建设的实施做好准备工作。D阶段:文化实施工作的首要环节为定格设计,即在分析、总结企业现有文化状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企业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用确切的文字语言或符号,把主导的企业价值观、道德观、行为准则及企业标识等表述设计出来,形成固定的文化理念体系、行为系统以及形象识别系统。此后,需通过文化传播向企业员工传达并强化企业文化以实现文化由理念层向行为层的转化;同时,通过文化外化,对外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C阶段:根据计划要求,检查实际执行的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A阶段: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对成功经验的总结形成标准,对企业文化薄弱环节进行改进完善。如果企业的战略方向和目标发生重大变革,企业文化会出现一个振荡过程,从而形成新的企业文化,其形成过程对应一个循环,在新的企业文化形成之前则会停留在文化评估至完善系统循环过程阶段,此过程也可为视一个PDCA循环,此循环主要针对文化的改善情况。

      

      图1 企业文化建设PDCA循环模型

      依据PDCA循环理论,分析得出科学完善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的逻辑步骤以及每一个步骤的主要工作内容。通过对每一个子过程的特点进行分析,构建出面向过

      程的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1.2 面向过程的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2.1 文化盘点

      在文化盘点过程中,文化维模往往会起到一种对变革的消极作用,同时冰山理论告诉我们,隐藏在“水”下面的潜在问题往往会被忽略[8]。因此,文献[2]指出,要想得出正确客观的文化现状诊断评估结果,应该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考察调研工作应主要由咨询机构的人员担任,能够确保考察调研工作的客观性和规范性;在对一个企业进行文化考察时,不能只考察它的文化现象,还要涉及企业的制度和经营战略等;调研方法多种多样,如何才能得到考察对象的真实思想,则要选取合适的调研方法。基于文化盘点的功能考虑,调研得出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须得到企业各层人员的认可,才可进行下一步的实施工作。

      1.2.2 定格设计

      不同企业因规模性质、行业历史、组织层次作业集中度不同,文化定格的内容有很大差别,表述方法和形式也不一样。文献[8]认为,无论何种形式的企业文化定格都应遵循以下原则:(1)领导组织、专家帮助与员工参与相结合;(2)文化的总体定位以及精神文化体系、行为规范系统、形象系统的主体内容要具有系统性、科学性。

      1.2.3 对内传播

      企业进行文化塑造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文化负功能的存在,因而需要将规范化后的企业文化向企业员工传达,使员工融入新的文化氛围中。从组织角度而言,有效的文化传播途径与方式是以上理论得以实践的中间桥梁,将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方式归结为互联网络、报纸刊物、宣传标语等文化传播媒体[2,10]、文化培训教育[2,10]、组织活动[8-9]、企业管理人员对基层文化建设进行指导[9-10]及企业听取基层的意见和建议[9-10]五个方面。其中,对于文化传播媒体,在保证其健全性的前提下,只有充分利用,才能切实保证文化传播的效果。

      1.2.4 文化转化

      文化转化实质上是文化内化的过程,即管理制度及时更新以确保与文化理念倡导的一致性,管理层与员工对理念与行为规范的实践化[2,8]。将文化理念层面的内容落到企业实际发展之中,可以切实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性,能够保证在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文化步入持久的良性发展轨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