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HRM)测评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舒斯特教授设计了人力资源指数法,用薪酬制度、组织沟通、合作、组织环境等15个因素构成的人力资源指数来说明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赵曙明等(1998)对舒斯特的人力资源指数法进行调整,选择报酬制度、信息沟通、组织效率、关心职工、组织目标、合作、内在满意度、组织结构、人际关系、组织环境、参与管理、基层管理、中高层管理、用人机制、员工精神与期望15个因子测评人力资源管理,形成中国版的人力资源指数。 本文在先行的HRM测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企业HRM过程质量的测评展开研究。基于253家样本企业的实证数据,以企业调查和深度访谈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研究基础,提出企业HRM过程质量测评模型,建立企业HRM过程质量测评指标体系;并以样本企业规模、行业和企业性质为比较变量,运用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对企业HRM过程质量的差异进行实证比较分析。以寻求更具可操作性的企业HRM过程质量的测评方法。 二、测评模型与测评指标体系 1.测评模型。根据系统理论和HRM理论,可以把企业HRM视为一个系统,HRM系统实践包括人力资源规划、职位分析与职业生涯规划、人力资源招聘和甄选、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开发、薪酬管理、绩效测评、晋升管理、员工管理、员工福利计划等职能。Collins(2000)将企业HRM系统实践抽象成四个过程,即人力资源获取、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激励、人力资源保持。人力资源获取是指企业根据其发展战略所进行的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和甄选、职位分析、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建立人才库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人力资源开发是指企业为了使员工具有胜任力所开展的岗位能力、拓展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的培训和开发等HRM实践活动;人力资源激励指的是企业运用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以及员工福利计划等多种激励手段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一种契约,从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的HRM实践活动;人力资源保持是指企业为了降低员工离职率,尤其是留住企业的核心员工,从待遇、事业和环境等方面所进行的保留员工的HRM实践活动。 本文采用了Collins关于HRM过程的概念。采用HRM过程的概念,主要出于以下几个考虑。第一,由于企业HRM过程在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企业之间具有普遍性,这是测评企业HRM过程质量的前提条件;第二,人力资源获取、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激励、人力资源保持四个子过程可以基本涵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践;第三,HRM过程的划分得到普遍的实证支持。在企业调研和企业深度访谈中,大部分具有丰富HRM实践经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认为,将HRM过程划分成人力资源获取、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激励、人力资源保持四个子过程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实践性,与企业HRM实践中的“引人”、“育人”、“用人”和“留人”相吻合。据此,我们提出企业HRM过程质量测评模型(如图1)。 2.测评指标体系。测评模型的关键在于构建测评的指标体系。目前常用建构指标体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主观法和客观法。主观法是指专家利用其专业知识建立测评维度和测评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比较法和层次分析法等统计方法对指标赋予权重的方法。客观法则是指在获取高质量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等统计方法建立测评维度,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等统计方法分配权重来构建测评指标体系的方法。本文指标体系的构建综合了主观法和客观法两种方法,首先在人力资源管理评价文献基础上建立指标体系框架和二级指标,然后利用实证数据借助因子分析法确定三级的名称和含义,并采用因子分析法的因子载荷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根据测评模型和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可以建立企业HRM过程质量测评三级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名称和含义参见表1。
图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质量测评模型 三、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 本研究使用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HR获取、HR开发、HR激励和HR保持四个量表是在Collins(2000)的人力资源系统量表的基础上改编,量表均采用李科特5点尺度法。 1.样本数据。本研究的253个样本数据来自中国内地企业。收集数据采用了以下方法:(1)实地企业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获得63个有效数据;(2)集中调查法。利用企业管理人员比较集中的场合进行企业调查,搜集所需研究数据。获得190个有效数据。为了保证数据质量,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对于非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部队等)问卷予以了剔除,对于重复企业问卷,采用取平均值的方法获得一个企业数据。 253家样本企业的统计特征体现为,被调查者职务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人所占比例分别为54.1%和20.6%;地区分布以广东、江西两省为主,覆盖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北京、浙江、贵州、上海、湖北九个省市区,样本中广东企业和江西企业的比例分别为66.4%和26.9%:企业规模分布以大型企业为多,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比例分别为46.2%、37.2%和16.6%;企业性质以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为主,两者分别占33.2%和47.0%,外资企业较少;行业以制造业最多,占42.7%,服务业占36.8%,建筑与房地产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