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做法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包装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1996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996年6月16日至7月13日,国家经贸委组团赴德国考察德国国有企业改革情况。在德期间,考察团走访了德国7个政府部门,2 家银行和9家大公司,对原东西德国有企业改革做了较全面的了解。

      国有企业基本概况

      1989年东西德统一之前,原东德地区国有企业有8000个, 职工410万人,占当时就业人口的40%。其中,大型企业有200多个, 占企业总数的2.5%,国有企业的总资产按当时的统计,有1.6万亿东德马克,号称是世界上第十大工业强国。其经济体制完全是按照前苏联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东德国有企业的基本状况是:

      企业规模庞大,专业化程度低。原东德地区8000个国有企业,绝大多数是把整个行业以联合体的方式组成在一起的,如果把联合体按专业划分的话,8000个企业可拆成1.8万个独立的大型专业化生产企业。 每个联合体都是大而全的生产组织结构,专业化程度低。

      企业办社会,劳动生产率低。原东德国有大企业基本上都设有学校、医院、食堂、商店、幼儿园、度假村、建筑队、运输队等部门。用原东德人的话说国有企业是一个“肥胖的巨人”,蠢笨而不灵活。企业的富余人员是原西德同类型企业的2—3倍。再加上分配上吃大锅饭,就业上是铁饭碗,使得东德地区工业的单位产品成本远远高于西德地区。据德国经济部的统计,1991年原东德国有企业工业产品单位成本高于西德147.6%,社会产品总成本高于西德150.7%,而劳动生产率仅是西德的四分之一。

      企业生产设备陈旧,技术水平落后。如原东德第一大化工基地(也是东欧最大的化工企业)——劳依纳化学工业公司,其生产合成氨的主要设备竟是1917年制造的。很多设备折旧期限都在20—30年以上,有的已提完折旧还在继续使用。加上技术改造资金不足, 设备破旧落后, 1989年这个公司排放的粉尘每小时达25吨,二氧化硫每小时达20吨。

      市场结构单一,企业经营机制不活。原东德90%的企业归国家所有,实行严格的指令性计划,整个国民经济与经互会各国的经济紧紧连在一起。企业生产的产品除满足本国的需求外,大多数都销往前苏联、东欧及古巴等国。产品市场结构单一,没有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导致企业经营意识差,经营机制呆板。

      1989年两德统一后, 国有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是1990年7月1日,两德货币联盟生效,德国政府为缩小东、西部地区居民的贫富差距,人为地使东德马克在一夜之间升值了400%, 老百姓手里拿到了升值后的西德马克,争购西方产品,使原东德企业失去了国内市场。二是货币联盟统一后,东德产品必须以西方货币支付,而苏东各国缺少硬通货,使大多数东德企业又失去国外传统市场。三是在失去国内外市场的同时,由于东德企业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西德地区企业,如机械制造行业,东德地区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只有西德地区企业的30%,致使大多数企业在“一夜之间”被市场经济的大棍打懵,失去了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德国企业改革的主导思想及进展情况

      1989年两德统一前,原东德共产党中央已认识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窒息了经济的发展,当时提出要组建一个托管局负责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其主要思路是放松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给予更多的投资、留利分配等自主权,由企业按照市场机制去经营,也就是说他们在两德统一前,就采取了“资产进国家,企业进市场”的改革思路。但由于时局骤变,这种改革设想没有产生任何影响。

      在统一后半年时间内,东部地区8000家国有企业中,有3000家开始自发自我转制,也没有触动所有制问题。1990年下半年开始,德国政府对东部地区采取了“大刀阔斧”式的改革政策,其主要思想是以全面提高德国的劳动生产率,增强其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为改革目标,政府必须从经济领域中尽快退出来,主要以制定市场竞争规则,规范企业行为,建立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障。接管公基础设施建设,为投资者和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等为工作目标。

      1990年7月1日,联邦政府正式成立托管局,授权其全权负责对原东德地区国有企业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并给其规定了三大任务:一是向国内外投资者出售产权;二是整顿有潜力的企业,使其符合出售的条件;三是关闭产品无市场、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出售国有企业产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资金投入,调整和改变原有的企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1994年12月31日,托管局宣布撤销,其后续工作转交给联邦遗留财产管理局。

      德国对原东德国有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改革至今已有六年,目前原东德8000多个国有企业中还剩下40—50户在“待价而沽”,等待新的投资者,其余基本上都已经“私有化”,甚至连铁路、邮电、通讯、航空、电力等部门,也都实现了“私有化”或正进行“私有化”。在实行“私有化”的过程中,伴随着失业率大幅度上升,在1989年, 原东德有960万个就业岗位现在仅剩下三分之一,400万人失业, 失业率创二战后历史最高水平,达18.8%,但仍低于欧共体成员国0.1个百分点。 据联邦劳动社会部提供的数字,到1996年5月,全德失业人口为382万人,其中东部失业114万人,西部268万人(主要是东部人口向西部流动造成的)。随着企业结构调整和劳动生产率提高,预计1996年还将减少200 万个就业岗位。目前,高失业率成为德国统一后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总的看来,尽管德国企业改革出现了高失业率的状况,但从整体上看,原东德国有企业改革还是比较平稳的,企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多数企业进行的改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是企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1991年原东德工业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是西德的147.6%,1995 年下降到116%,下降了31个百分点。二是职工收提高。1991 年东德企业职工收入是西德企业职工的42%,1995年提高到68.4%,提高了26个百分点。六年来,经过调整后的原东德企业,已经成为德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