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个性与企业价值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新荣,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产业与企业研究所副研究员。(湖南 长沙 410003)

原文出处:
中国工业经济

内容提要:

本文提出文化个性三个假设并建立了文化的资本模型、价值模型和决策模型。实证得出两个推论:一是企业有形文化特质和母公司文化沉积背景,对客户的认同度和企业市场定位产生影响从而部分决定文化资本当量指数PI的高低;二是基层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与否直接影响文化信息向客户正确传递进而影响客户认同度以及个性价值指数SI。员工认同度越高,文化个性改进系数λ的效果越好。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07 年 05 期

字号:

      一、企业价值理论研究评述

      企业价值是指利润、效用、效益、财富、收入等。目前,国内外对企业价值的研究主要从三个环节取得进展,即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管理。最新研究(李海舰等,2004)表明,企业价值来源于三个层次:劳动价值、资本价值、客户价值,它们是同一个理论系统的要素。其中,劳动和资本创造企业价值,客户决定企业价值的实现。企业文化则被视为创造企业价值的许多无形资产的一种,成为一种最重要的经济因素,创造企业的核心价值。事实上,经济人的资本随着经济制度的进步而进化,从血衅到人性,现代资本多了几分理性,少了许多野性而赋予文化内涵。因此,劳动价值、资本价值和客户价值的本质都反映既定文化特质,价值创造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资本的过程。当文化成为经济的文化时,文化就被赋予了创造企业价值的使命;当经济是文化的经济时,经济就承接了社会责任,赋予社会价值的属性。在企业价值系统内,文化的价值而不是文化的资本构造了统领该系统的核心要素。价值创造的主体则随着时代脚步而更替,先是劳动,再是资本,而后是文化。

      国内外对文化的经济价值研究有两个特点:一是研究共性为主,很少涉及个性的价值研究;二是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定性方面,Quinn(1988)以“竞争性文化价值论”开拓了文化经济理论先河,Adizes(1989)用“企业周期论”诠释动态决策模式和管理风格,从而进一步发展了“Quinn模型”,Schein(1999)提出组织文化5层次结构并认为文化的本质不可测。国内理论界则有吴照云等(2003)分析了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关联,司马云杰从哲学高度审视文化价值和企业文化构建。企业界则有联想集团提出螺旋文化价值逻辑模型。定量方面,虽然目前的定量分析缺乏系统性,难以发挥明显的实用价值,但不乏开拓性研究成果。除了Quinn(1991)的企业文化计量模型和Pafael Rob等(2002)设计的动态委托代理模型外,国内有帅萍等(2004)沿用“交易成本”理论建立企业文化模型,实证得出员工偷懒内疚系数g与企业绩效的关联。中国科学院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7)证实了英国编制的“竞争性企业文化调查量表”在国内的普遍适应性。

      二、文化个性假设

      1.问题的提出

      过去20年的企业文化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但文化并没能成为创造企业价值的主旋律。相反,企业文化只是在市场关系和企业内部等级关系失效的情况下,才发挥有限的作用。即:通过节约有限理性和诱导收敛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企业交易成本(Pafael Rob等,2002);或通过感召个体提高生产率、激励团队产生合作效率来间接降低转换成本(吴照云等,2003)。文化动力之所以不足,一方面是共同价值观在企业内部还处于稀缺状态,无法做到所有员工与企业拥有相同的目标(O.Reilly,1989)以及人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和环境不确定性等因素形成企业交易成本(Wiliamson,2002);另一方面是企业文化建设和文化管理所付出的成本包括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不易被客户接受。为控制成本和权衡客户价值,企业文化建设和文化管理要么倾向于形式主义(照搬行业文化、利用本子、报纸外加文艺积极分子搞些活动),导致同行企业间主体文化趋同;要么偏重于利润主义(只关注企业价值、忽视员工价值和客户价值),导致企业文化难以持续执行。这种狭义理念框架内建立的企业文化,必然缺乏异质性和专门性而失去文化应有的个性价值作用。我们认为企业文化的经济价值与其资本性相关,而文化资本创造企业价值的有效性与文化个性又是密不可分的。

      2.文化个性的三个假设

      假设1:文化个性决定文化资本的有效性。企业视角的文化个性是指企业经营管理行为中体现出的“价值观”特质以及从产品和服务中客户感知到的“非物化价值”特质之和。文化的经济意义是创造企业价值,价值是由独特存在物的特质构成(司马云杰,2005)。因此,文化的价值是个性(特质)的价值。当一种文化个性被企业当作一种资源应用于经营和管理来创造企业价值,这种文化个性也就被赋予资本性,期望给企业带来利润并增加收益,文化个性价值也就必然左右文化的资本性。或者,文化资本的有效性屈从于文化个性的价值含量,个性价值含量越高,文化资本有效性就越高。由经济理性推论出企业对文化个性估计值的高低决定企业是否选择该种文化资本:若存在一种文化个性,只有当它在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两个方面给企业带来大于文化管理成本的收益时,文化个性价值才能被视为文化的有效资本。文化个性凝结的收益中,超过文化管理成本的那部分,就是文化作为资本的有效当量(简称文化资本当量)。

      假设2:企业选择的文化资本当量符合客户的价值取向,且与文化资本当量有关的文化个性价值能以某种方式(形态或状态或情景)被客户感知。一般而言,“消费者不会购买价值信号”(Michaele Porter,1980),当且仅当客户从产品和服务中感知到的个性价值喜悦达到或超过期望值时,企业为此付出的文化管理成本才被接受。这时,文化个性凝结在产品或服务中的价值以成本的名义在交易过程直接地或部分地实现。在诺斯(North)等人的交易成本理论框架下,生产成本是技术因素主导的转化成本与制度因素主导的交易成本之和。当文化个性因素资本化之后,生产成本应当出现第三项,即文化成本。客户认可的文化成本主要是企业文化管理过程中付出的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

      假设3:文化个性价值由可测度部分(Sm)和不可测度部分(Su)构成。文化个性价值的内部成本分为可测的和不可测的两部分。可测的是经济成本,不可测的是心理成本。评价企业价值的视角还要涉猎外部成本,即从“业主”视角转向供应商、员工和客户等“非业主”视角,才有利于文化个性价值的实现。外部成本可测的部分即感知的部分,不可测的部分是不可感知的部分。因此,其外部成本可分为可感知和不可感知两部分,感知的不是文化成本本身而是文化个性带给客户的愉悦价值。愉悦通过他愿付出的价格可测,并代表文化个性的市场价值(MSV)。在Tobin的Q投资理论框架下,公司的市场评估价值(MV)与当期重置资本成本(RC)的比率(Q)决定公司投资方式的选择。同样地,客户对企业产品文化和服务文化的感知价值(MSV)与企业为之付出的当期重置文化成本(RSC)的比率(Qs)决定企业文化投资方式的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