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和公司企业家精神与绩效的关系: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

——江苏与广东新兴企业的实证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蒋春燕,赵曙明,南京大学商学院。

原文出处:
管理世界

内容提要:

近年来,社会资本和企业家精神被认为是新兴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虽然很多学者认为组织学习在社会资本和公司企业家精神与组织绩效之间起了中介作用,但了解“如何发生作用”的知识要远远难于“是什么”,并且极少有研究给出实证结果。在转型经济中类似的研究更是缺乏。本文以中国江苏和广东两省的676家新兴企业为被试对象,对社会资本和公司企业家精神是否以及如何通过组织学习影响组织的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学习在社会资本和公司企业家精神—组织学习—组织绩效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通过社会资本和公司企业家精神提升组织绩效的瓶颈。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07 年 03 期

字号:

      一、引言

      近年来,相当多的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和公司企业家精神是影响新兴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Li & Atuanene-Gima,2001,2002; Lyles et al.,2004)。许多新兴企业在努力构建社会资本和培养公司企业家精神。那么,社会资本与公司企业家精神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新兴企业的绩效?虽然很多学者相信组织学习在社会资本和公司企业家精神与组织绩效之间起了中介作用,但了解“如何发生作用”的知识要远远难于“是什么”,并且极少有研究给出实证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兴企业在转型经济中起到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国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资料显示:1997~2001年,中国新兴企业占2001年末中国全部企业总数的五成多,在新兴企业中,从业人员、资本金、年营业收入均占全部企业此项数据的三成多。于是,我国新兴企业的社会资本、公司企业家精神、组织学习的现状如何?其社会资本和公司企业家精神以及组织学习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新兴企业的绩效?国外相关结果是否适合中国?这些都成为我国新兴企业实践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是新兴企业经营战略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其结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拟以江苏和广东两省的新兴企业为调查对象,对社会资本和公司企业家精神是否以及如何通过组织学习影响组织绩效进行实证研究。这将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进一步完善相关理论。

      二、文献回顾和理论假设

      (一)组织学习

      探索式学习(exploration)和利用式学习(exploitation)长期以来都是组织学习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探索式学习以发现、试验、冒险、创新为特点,而利用式学习则以精炼、执行、效率、选择为特点(March,1991)。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对组织当前已有知识的态度:探索式学习倾向于脱离组织当前已有的知识,旨在开创全新的知识领域;而利用式学习则是在组织当前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旨在全面充分利用组织已有的知识。学术界长期以来都把这两个学习过程作为对立的过程来研究:首先,探索式学习会限制利用式学习,反之亦然。其次,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对应不同的组织结构和文化。最后,条件主义学派认为,应该根据与内外环境条件的一致性来对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进行取舍。最近,一些学者指出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在本质上是互补的,企业必须同时进行这两种学习过程。Knott(2002)指出丰田公司就成功地同时进行这两种学习:利用式学习使得公司学习曲线成本降低,而探索式学习使得公司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和创新。于是,各个领域的研究重点都从探索式学习与利用式学习是不是互补转到如何实现互补,但是绝大多数的研究都有很高的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对企业如何实现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的互补作进一步的研究。另外,尽管这两种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但转型经济中有关它们的研究还是非常地少(Li & Atuahene-Gima,2001,2002; Peng & Luo,2000)。

      企业的知识理论越来越多地被用来解释企业行为(Kogut & Zander,1996)。知识理论把企业看作是各种“知识存量”的组合,企业必须不断地发展各种各样的知识来获得竞争优势(Grant,1996)。组织学习理论对知识产生和变化的过程和能力有着丰富的阐述,组织学习和知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组织学习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而知识的累积反过来又影响后继的组织学习(Crossan et al.,1999)。例如,Bontis等(2002)引进了“知识存量”和“知识流量”的概念;并认为各有两种类型的知识流量——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和知识存量——动态和静态;知识存量和流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知识创造的循环,用March(1991)的术语来说,就是从探索式学习促进利用式学习。另外,探索式学习的本质就是对各种各样新知识的搜寻和发现,这些新的知识大大扩充了企业的知识存量。企业的知识存量越大,就越容易进行利用式学习,因为利用式学习的本质就是对当前的知识精练、标准化、常规化,从而充分地被组织所利用(McGrath,2001; Lewin et al.,1999)。有关吸收能力的文献也指出企业从知识存量中创造价值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它们利用知识能力的高低(Zahra & George,2002)。Van Wijk R.等(2003)发现知识存量越广,探索式学习所获得的新知识与已有知识重合的概率就越高,就越能促进利用式学习,从而越容易把新知识转化成企业自身的知识,而被企业所利用。可见,探索式学习不断促进利用式学习把新的知识内部化。

      组织学习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也不例外(He & Wong,2004)。但是,由于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极不同的特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不同战略,它们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是不同的。本研究把企业绩效分为新产品绩效和整体财务绩效两个部分。一方面,探索式学习提高企业绩效主要是通过提高新产品绩效来实现的,因为探索式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脱离现有的产品/市场而开发全新的产品/市场来获得先入者优势(First-mover advantages),从而大大提高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和市场占有率——消费者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Kalita & Ahuja,2002)。探索式学习短期内需要大量的投资,因此短期而言对企业的整体财务绩效没有太大的贡献。Atuahene-Gima(2003)对广东省某高科技园区208家新兴企业的调查研究表明,探索式市场学习与新产品绩效显著正相关。另一方面,利用式学习主要是对现有成熟产品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因此它提高企业绩效主要是通过大大提高短期整体财务绩效来实现的。利用式学习根据企业成功产品——现金牛(Cash Cow)——的经验,避免失误、减少成本、提高效率,并且取得规模经济,从而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Luo和Peng(1999)对江苏省108家新兴合资企业的研究表明利用式学习与企业的整体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