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组织与大型企业基因重组

作者简介: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4 徐宏玲(1969—),女,河北保定人,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河北农业大学副教授/ 颜安(1965—),男,四川成都人,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生/潘旭明(1962—) ,男,四川成都人,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生/马胜(1976—),男,四川绵阳 人,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中国工业经济

内容提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大型企业尤其是垂直一体化企业越来越难以生存, 取而代之的是精益的模块化组织。本文认为模块化组织是大型企业在其内部市场对“基 因”能力要素进行重组的必然结果。大型企业通过对“基因”能力要素进行重组,一方 面扩展了其能力边界,另一方面也培育了一种新型的组织形态即模块化组织。模块化组 织不但降低了大型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和外部的交易成本,也为大型企业的未来组织设 计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挑战。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05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05)06-0052-08

      本文将从大型企业能力扩展的充要条件以及模块化组织具有独立交易能力两个方面, 探讨关于大型企业新的组织形态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论证模块化组织是大型企业对自身 “基因”能力要素重组的必然结果。

      一、现有模块化组织的理论及局限性

      1.产品设计的视角

      产品设计视角的主要观点强调,产品设计与组织设计具有一致性,产品的模块设计是 组织模块设计的前提,并且产品设计遵循功能设计—结构设计—生产工序设计—组织结 构设计的路径。如Ulrich and Tung(1991)认为,产品模块化是设计的目标;Ulrich(19 95)进一步认为产品的模块或部件在功能结构与物理构成之间一一对应。Siddique and Rosen(1998)认为,模块与产品生命周期等因素有关。也有学者从复杂系统的子系统独 立性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模块化原理源于设计公理,即模块设计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设 计,其设计参量能够在不影响其他功能要求的情况下,根据其对应的功能要求而做出调 整。因此,产品的每个功能部分都应该独立于其他功能而产生作用,从而在参量与功能 之间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Marshall et al.(1998)指出,模块是产品形成过程中的相 互合作的子系统;子系统相互独立但又相互组合,以发挥整体功能。Chen et al.(1994 )总结道,模块化是建立在产品功能独立性基础上的。我们可以看出,组织的设计首先 是产品模块化,即产品模块设计是组织模块设计的基本前提,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 ,符合组织设计的基本思想。其中,企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是关键的因素。正如Clark( 2003)指出,设计师和设计者是模块化的主要决定力量,“需要有远见的经营者”,从 而指出模块化系统的运行规则,即结构、界面和标准。然而,关于组织能力是什么、如 何对产品模块进行鉴别、认可和培育,如何影响模块组织的成长等,其内在动因和机理 并没有深入的相关研究,尤其是企业如何决定模块组织的边界和数量等问题,值得深入 探讨。

      2.产业组织的视角

      产业组织学者强调,主流模块理论的逻辑关系是从技术模块化到组织模块化的过程, 最终达到模块化的稳定阶段。如Baldwin and Clark(1997)认为,计算机工业的进步归 功于计算机的技术模块化。因此,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又有模块技术和分工演进两种视角 。

      从技术模块化和组织模块化的关系上,产业组织主流理论认为两者具有一致性。美国 哈佛大学助理教授Chesbrough(2003)用了4个标准来衡量技术模块和组织模块:知识分 散、共享语言、检验和供应基地。只有这四个条件都达到了,技术的模块化才能形成组 织的模块化。我们认为,这些理论对模块组织的研究在很多地方存有不完善之处,如可 模块技术的内部特征、顾客需求等没有考虑。

      从分工演进与模块组织之间的关系来看,有些学者认为模块组织是分工演进的必然。 如胡晓鹏(2004)、杨小凯和黄有光(1999)等人认为,专业化生产的模块组织出现的最主 要推动力量来源于分工。正是分工的演进,导致了信息的分散化(Deconcentration of Information)和信息的不对称(Asymmetry of Information),这就需要通过内部或外部 市场的公平竞争来限制起源于信息不对称的机会主义行为,使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能够 分享不同专业信息所创造的生产能力,并通过瓦尔拉价格协调机制(Walras Mechanism) 达到内生交易成本的降低。问题是,如果是由于分工演进,那么为什么直到最近几年并 且只是一些行业中才有这样的结果呢?因此,在我们看来,分工演进只是模块化组织出 现的必要条件之一,而不是充要条件。模块化组织的形成是以实现产品功能和顾客需求 为目的的,由具有全面技术、知识的设计者组成的集合,并且强调协调、交易能力方面 的优势。胡晓鹏(2004)指出,经济系统遵循规模经济—分工经济—模块化经济的演进路 径,模块化与分工有许多本质的区别。所以,模块化组织形成的原因肯定还有某些需要 我们探究的因素。

      通过对通用电气等大型企业的组织形态变迁的考察,模块化组织基本上是随传统大型 企业纵向一体化的解构而出现的,是纵向一体化的大型企业组织结构演进的结果。如果 进一步挖掘大型企业形态变革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发现,无论是产品模块化还是技术模 块化以及分工演进,都不能完全解释模块组织生成的合理性。我们认为,模块化组织是 大型企业(尤其是纵向一体化企业)在信息技术发达、组织之间的交易成本趋于下降时, 对自身“基因”能力要素进行优化的演进结果。

      二、模块化组织是大型企业在其内部市场进行基因重组的必然结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的运用,大型企业面临着外部交易成本不断降低的 压力。为了使内部协调、生产等成本与外部交易成本达到新的均衡,大型企业须进行新 的管理模式的探索,将纵向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分解为模块化组织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但是,模块化组织的出现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在大型企业内部建立企业内部市场,以取 代科层制权威的协调;二是对组织“基因”能力要素进行重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