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创业活动与绩效关系测度体系评介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乾文,南开大学 国际商学院,天津 300071 李乾文(1970—),男,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共河北省委党校管理学部副教授。

原文出处:
外国经济与管理

内容提要:

为了考察公司创业活动与绩效间的关系,国外学者先后提出了三类(四种)有影响力的测度体系。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这三类(四种)公司创业与绩效测度体系进行了比较与评价,试图为我国公司创业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搭建一个新的平台。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05 年 04 期

字号:

      管理大师德鲁克(Drucker,1984)曾经指出,“创业型经济”应是21世纪的重要特征,创业并不只是一种天赋,创业是可以组织,并且是需要组织的系统性工作,美国人必须学会管理创业。[1]长期以来,国外学者一直试图要搞清这样一个问题,即各层面的创业活动是如何影响组织绩效的。

      在宏观经济层面,美国百森商学院和英国伦敦商学院发起了全球创业观察项目(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GEM)。经过几年的持续研究和统计检验,他们发现,衡量一国(或地区)创业活动活跃程度的TEA(全员创业活动)指数与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GEM报告,2003)。[2]这说明,虽然创业活动并不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全部原因,但一国(或地区)的创业活动的确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在企业组织层面,学者们也很关注企业层面的创业活动与组织绩效间的关系,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公司创业活动的测度体系进行了梳理与比较,进而对公司创业活动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一、公司创业活动的测度体系

      国外学者先后提出过三类(四种)评价公司创业活动(EA)的有影响力的测度体系,它们分别是创业导向(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EO)、创业强度(entrepreneurial intensity,EI)、公司创业评估工具(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assessment instrument,CEAI)与创业型管理(entrepreneurial management,EM)。这三类测度体系的理论基础各不相同,并且从不同的视角来对公司创业活动进行测度。

      1.创业导向(EO)

      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创业研究,是以创业者的个人特征为研究重点的,试图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创办企业,而另一些条件相似的人却没有这样做?为了回答这个“为什么”(why)的问题,必须首先回答“谁”(who)的问题,即谁(什么人)开办企业。因为这些人具备某种内在的创业品质。于是,许多研究者发现创业者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敢于创新(innovation),勇于承担风险(risk-taking),具有超前认知,采取超前的行动等。

      Miller(1983)在一篇经典文献中进行了把这些品质移植到组织身上的尝试。在那篇经典文献中,Miller一改把创业者的个性特征作为分析视角的传统思路,把企业层面的创业活动作为分析基础。其研究的重点不是谁是创业者,而是创业本身的过程以及激发或是阻碍创业活动的组织因素。

      Miller以三类企业:简单型企业(simple firm)、计划型企业(planning firm)和有机型企业(organic firm)作为控制变量,发现熊彼特所强调的创业精神不但可以发生在个体企业家身上,而且可以发生在有机组织的各个层面,既包括由高层管理团队倡导的创业行为,也包括发生在研发、工程、市场和生产等各类基层部门的自发创业行为;进而又发现了有机型企业所表现的高度创业精神,并对创业型企业(entrepreneurial firm)与非创业型企业(non-entrepreneurial firm)进行了比较。Miller认为,创业型企业积极从事产品与市场创新,敢于承担适度风险,并经常体现出超前认知与行动的特征,主动向竞争对手发起挑战。相反,非创业型企业则被认为是那些其高层管理者倾向于规避风险、缺乏创新精神及消极被动的企业。[3]

      Miller的贡献在于不但开辟了一个新的、非常广阔的研究视角,而且向已有企业发出了一个令人鼓舞的信号:根据权变理论,只要找到正确的组织影响因素,就可以增强企业创业活动的强度,提升企业的创业精神,进而增强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正是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对创业导向进行了大量的后续研究。

      Covin和Sevin(1991)构造了一个公司创业的概念框架,使用了创业态势(entrepreneurial posture,EP)这个概念,并延用Miller(1983)所使用的三个维度:创新、风险承担、超前认知与行动。[4]他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提出了通过营造特殊的组织战略、结构、系统和文化可以改变创业行为的观点。因此,创业态势既可以是自变量,也可以是因变量,不是固定不变的。他的第二个贡献就在于重视创业态势与组织绩效间的关系,并且率先提出了基于“创业活动—组织绩效—第三方变量”关系的44种理论假设。这些理论假设被诸多后续实证研究作为假设前提来进行证明。

      Lumpkin和Dess(1996)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创业导向所包含的五个维度:(1)自主性(autonomy);(2)创新性;(3)风险承担程度;(4)超前认知与行动;(5)竞争积极性(competitive aggressiveness)。两人的主要贡献是对创业与创业导向进行了阐释,指出创业(entrepreneurship)与创业导向(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两者之间的差异:创业强调内容(content),注重应该进入的事业;而创业导向则强调程序(process),注重创业的过程、惯例与决策活动。如果以新进入行为(Burgelman,1983)来定义创业活动,那么创业可用来解释新进入行为的组成(静态)。而创业导向则说明新进入行为的运作方式和逻辑(动态)。[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