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04)03-0094-08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将企业当作暗箱,只研究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不承认组织效率的差异。莱宾斯坦根据大量的实践证据,提出了X低效率理论来说明组织效率差异的存在。自莱宾斯坦揭开组织效率研究的帷幕后,企业效率就成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热衷讨论的课题。但是,产生X低效率的原因至今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知,在运用该理论分析具体的社会实践,以及比较各类组织的效率时,也常常产生困惑。本文试图从协调的角度深一步阐述影响企业效率的主要因素。 X低效率研究的发展 现代主流企业理论认为,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企业中生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往往会孳生大量的机会主义倾向,代理人并不一定会以委托人的最大利益来行动,这就是“麦迪逊困境”。根据詹森和麦克林(Jensen and Mecking)的分析,这种委托—代理制中可能产生三种额外费用:委托人的监督费用支出、代理人保证费用支出和“剩余损失”。[1]“剩余损失”是指,由于代理人的决策和委托人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之间存在某些偏差,而致使委托人的利益受到的损害。这种损害也是代理关系的一种费用。这三种费用的总和构成了全部代理成本。 正是由于代理成本的存在,使得不同的企业组织产生明显的效益差异。澳大利亚统计学家法雷尔(M.Farrel)1957年发表《市场效率的测量》一文,首次阐述了企业可能存在的两种无效率状态:一是技术性低效率,一是配置性低效率。一般地,我们将除了资源配置效率之外的影响企业效益的方面称为组织效率,而针对不同组织效率的差异,莱宾斯坦提出了X低效率的概念。然而,莱宾斯坦因所考虑的引起X低效率的主要因素集中在由于生产者的机会主义所产生的偷懒行为方面,即在职闲暇引起了实际劳动效率下降。莱宾斯坦本人就曾提出用“劳动力利用不足”一词取代发展经济学的“隐蔽失业”一词。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德姆塞茨(1999)得出了包括管理者在内的雇员在工作中消费是有效率的这一结论。[2]他认为,雇员们的在职消费只不过是以同量的工资降低为代价,一个追求较好工作条件的工资收入者接受了低工资,实际上就是在企业中而不是在家中进行了消费。但是,X低效率的损失并不仅是在职消费对家庭消费的替代量;由于企业生产是团队生产,因而X低效率也必将因消费所引发的生产失调(即团队的耗散)而成级数递增。也就是说,由于在职消费引起的效率损失总和远大于单个人从在职消费中得到的效用总和,这也是为什么追求在职消费的企业不可避免地会走向衰败的原因。 其实,把企业低效率归之于劳动偷懒因素是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界的一个传统,西方学术界自从由功利主义导出了经济人假设以后,就将机会主义倾向视为人之本能。麦格雷戈把那些将组织效率低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人的天性不好的理论称为X理论,这种理论有三个基本假设:(1)人的天性是厌恶工作的,一有可能就逃避工作;(2)基于人性厌恶工作的假设,因此对绝大多数人必须实行强制、监控、指挥和惩罚;(3)人因为一心想逃避工作和责任,因而宁愿接受指挥和监督。但自梅奥著名的霍桑实验后,西方管理学界对人性的看法有了转变,认为组织效率与工资、工作时间等并没有多少直接关系,相反却与人的态度和情绪等有关,以致后来麦格雷戈又提出了与X理论相对应的Y理论。 因此,对X低效率的探讨也开始触及了更广的视角,如日本学者植村利男(2000)进一步将影响企业X低效率的因素归为四个方面:(1)个人动机方面的效率因素,是对企业效率影响较大的价值指向、国民心理特性等社会制度因素;(2)企业内部动机方面的因素,是指影响企业内部成员的劳动意识、劳务管理等因素;(3)外部动机方面的因素,是指企业所处的各种各样的市场组织、竞争环境以及政府管制所产生的影响等;(4)非市场投入的效率因素,是指市场上较难寻得的优秀经验管理人员、非市场的信息网络等因素,它也暗示了由人所构成的网络组织的重要性。[3]这里,植村利男除了指出由个人动机、企业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等引起的劳动投入问题外,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出由于非市场投入因素引起的劳动效率问题。实际上,正如巴纳德(1997)指出的,“经理人员的职能在于维持一个协作努力的系统”[4](P170),这里强调了企业内部的协作性质。随着对企业内在特性的不断揭示,更多的学者日益认识到影响企业效率多种综合因素。如王开国和宗兆昌(1999)指出:“要素市场(特别是经营者市场)不完备使企业不能完全使用既得资源,劳动契约不完美使劳动者努力程度可变,企业员工合作精神和合作需要的信息不完备使企业缺少合作的协作努力,这些原因造成企业对既得资源的使用低效率。”[5] 尽管已有众多学者对产生X低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但是,这种分析是零星的。迄今为止,理论界对X低效率的认知主要还是停留在莱宾斯坦所揭示的机会主义方面,以致经济学家在为企业提供处方时往往不恰当地着眼于对机会主义的抑制方面,从而无法真正解决企业效率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更全面和系统地对X低效率进行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