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既发生于它的起始阶段,又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密切相关。起始阶段具体表现为原材料、燃料,以及辅助材料的投入,在取之无度、用之无节时便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自然资源的损失;而在生产过程中又伴随着废物、废水、废气的排放,如处理不当、控制不力,便会再次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之在一个生产周期结束阶段,如对产品的回收利用不合理,便会形成过量的废品损失,造成对环境的污染。长期以来,有些企业在发展经济中,为了追逐个别的“超额利润”,一味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在生产经营中一直进行一种“先污染,后治理”(或不治理)与“实污染,虚治理”的恶性循环。在此种情况下,无论企业还是社会,其成本均处于失控状态,个别企业所产生的盈利,通常都是以社会性亏损为代价,其间隐藏着经济的增长与生态环境遭受损害这一对抗性关系。环境成本控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对企业而言,加强环境成本控制不但可以在贯彻执行有关环保法规和标准下,尽量减少环境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且还可以使企业资源利用合理化、废弃物产生少量化和无害化,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能源、原材料消耗,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大大提高产品的绿色程度、提升企业的环保形象,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环境成本控制的含义 对企业而言,环境成本控制行为不仅要实现经济效益目标,同时还应实现一定的社会效益目标。所以,环境成本控制是指企业通过对环境成本核算提供的环境成本信息的基本分析,采用一定的方法,通过对环境成本形成过程中所有因素的控制,以达到环境法规的要求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进而实现环境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最优的双重目的。其从传统成本控制发展而来,但又与传统成本控制在控制特点、控制手段等方面有所不同。 与传统成本控制相比,环境成本控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全面性。环境成本控制的基本思想是,对环境成本加以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时,应立足于企业内外部环境,和企业产品或服务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对产品设计、材料加工、仓储、使用、废弃等各个环节的所有内部和外部环境费用加以会计处理,并进行分析、控制,目标在于将环境成本减小到一定限度以实现环境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优。它一改传统成本管理的狭义循环成本观,提倡广义循环成本观(Smith V,1996),并将广义循环成本理论有效地应用于实践。 (2)外向性。环境成本控制重视企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注重对企业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的分析和生态设计,关注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把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放在整个社会的环境中加以全面考虑,而不是把眼光单纯地放在生产阶段的成本控制上,仅仅从价差、量差、效能差异和人工差异等方面降低成本,因而更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整个环境的变化,影响范围也更加广泛。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在社会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将使社会更加重视环境资源投入,影响社会各界对未来环境资源收益的预期,这是传统成本管理所无法办到的。 (3)竞争性。传统的企业经营战略,通常以产品的交货期(T)、质量(Q)、成本(C)和服务(S),即TQCS来体现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这种战略以赢得市场,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成本控制的重点也放在单纯的降低成本上,没有把企业的外部不经济性考虑在内,忽视了企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环境成本控制一改传统成本管理的弊端,基于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成本控制的重点放在了发展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上,企业通过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可使企业获取诸如原材料利用效率的提高、环境压力机构的支持、企业知名度范围的扩大、产品质量的改善、环境风险的削弱、社会关系的改善、更低成本的融资等竞争优势(World Resource,1990),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将更具竞争性。 二、环境成本控制的机理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环境成本控制行为,可为企业实施环境成本控制提供标准和指南。通常,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由于产品的生产消耗原材料和能源等而发生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二是由于生产经营过程中污染物的大量排放而发生污染损失成本,这两种环境成本可归为“损害成本”(王燕祥,2000)。由于企业“损害成本”的发生对周围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政府将采取一定措施搞好环境保护,如规定最低的排污标准,超过排污标准将向企业征收排污费或实施罚款。如果政府对排污收费标准制定得比较准确的话,理想状态下它应该等于“损害成本”。企业为了防止政府对其征收过多的排污费或罚款,通过一定手段对自然资源和污染物进行恢复与治理,以达到政府环保法规规定的要求。此时企业将发生两类环境成本支出——自然资源恢复成本与污染物治理成本,这两种环境成本可归为“控制成本”。 通常,损害成本随自然资源的使用和污染物的排放的增加而增加,而控制成本则随控制量(污染物减少量和自然资源恢复量)的增加而增加,随自然资源使用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的增加而减少,两者呈一种互为消长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控制成本与损害成本分析 图1中,MAC表示边际控制成本,MEC表示边际损害成本。从左向右表示更多的污染排放量,更少的控制;从右向左则表示更多的控制,更少的污染排放。MAC从右向左看,MEC从左向右看。最有效的控制或污染排放量是总成本(损害成本+控制成本)最低的控制或污染排放量,w左边的点(更多的控制)不是最有效率的,因为控制成本的增加超过损害成本的降低,因此,总的环境成本会上升。同样,低于w点的控制(w右边的点)使控制成本降低,但增加的损害成本会更高,从而也使总环境成本上升,所以w点是最有效率的。图1也说明了在一个国家或企业中,最优污染水平不是0,即彻底消除环境污染是不经济的。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有理由反对控制成本超过污染造成的损失的治理技术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