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02)05-0079-07 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 and Hart 1986)、哈特和莫尔(Hart and Moore 1990)指出:企业实质上是一系列合约的联结。企业的合约实质上是企业家主导下的合约。但是如何才能形成这种合约呢?下面对企业家主导下的企业合约的理论研究模式进行全面回顾与演绎分析。 一、物质资本合约模式 以往的企业理论,属于“契约”理论一类的,都把企业看作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劳动等等)的合约。在这种看法下,无论是完全性合约,还是不完全性合约,是协作性合约,还是买卖性合约,要素所有者与要素的关系,都是外部关系;只要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不变,即使所有者们易位而处,理论上情况也不会发生什么变化,所以“契约”理论不关心谁雇佣谁的问题。 物质资本合约理论模式的代表人物是马克思。这个模式的重要结论是:企业家的特质是人格化的物质资本;或者说,企业家是一定物质资本的所有者。也就是说,企业是有物质资本的人与没有物质资本的人相互之间的合约。这个模式把企业看成“资本雇佣劳动”的机构,实际上也是把企业看成“资本所有权”与“劳动(力)所有权”之间的一种关系。准确地来讲,在这个模式里,物质资本与财富或财产是等意词。也就是说,这个模式指出了企业家是一定“财产”的所有者。在马克思的著作里,马克思所强调的,都是作为资本家的企业家是物质资本的人格化。 中国当代的物质资本合约研究模式以张维迎教授为代表。张维迎的企业合约理论研究本质上是一种物质资本模式的延续研究。在其研究中,市场社会里,财富往往成为人们判断一个人企业家能力的“信号”,于是在“效率”意义上,物质资本应当雇佣劳动。为什么市场必须把企业家才能同个人财富挂钩呢?张维迎给出了一个基于“风险不对称原理”的解释。在竞争性资本市场上,由于千百万人的投机行为生成的资产定价倾向于使每一项投资或企业的回报率与它所含的风险成线性的正比关系。所谓“风险不对称”,就是说回报率与风险的关系偏离了线性正比关系,导致穷人比富人有更大的积极性用别人的钱做风险经营。于是,一个有效的市场必须歧视穷人,必须在贷款给穷人时依照“坏账风险”的程度收取更高的利息或一定的财富作抵押。于是,社会分工的图景是:那些没有财产也没有企业家能力的人在有效市场中选择了生产者的角色;那些有财产也有企业家能力的人选择了管理者和企业所有者的角色;那些没有财产但有企业家能力的人选择了管理者但不是企业所有者的角色;最后,那些有财产但没有企业家能力的人选择了企业所有者但不是管理者的角色。在他的模型中,人们的这些选择取决于生产技术和监督技术参数,取决于企业家能力的分布特征。建立在物质资本理论范式基础上的既有的传统企业理论,有着内在的本质缺陷。 第一,对物不对人,即对物质资本而不对人力资本及其主体:人,尤其是个人。物质资本合约模式还背离了经济学的理性传统。经济学是一门入学,不单要研究物质财富的积累,即物质资本,更要研究如何增加物质财富并利用人们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来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研究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研究如何关心人、培养人,即研究“人”这个主体。经济学是人文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经济学不能回避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不能回避人们的经济行为及其结果。实际上,经济学从它诞生起,就一直把人作为自己研究的中心,深深浸透了对人的命运的道德关怀。其后的经济学发展,虽然有过阶段性的背离,但在主流上与内涵上,一直循着对人的主体性命题进行深化的方向发展。20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洪流突泻,90年代产权经济学在诺贝尔经济学奖中的独领风骚,深刻地反映了人的主体性问题研究取得不断深化和突破的事实,凸现了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实践的高度统一,这是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真正具有指导价值、获得社会共识的科学的基本原因所在。 经济学研究要以人为本,就必须把人力资本而不是物质资本作为自己的研究依托。经济学是把资本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来看的,经济发展的真正源泉应该是人力资本而不是物质资本。物质资本模式的最大缺陷,是没有对企业经济增长起源的合理解释。同时,经济发展是个能动的过程,作为经济发展源泉的要素必须具有主动性,即具有动力。在这方面,人力资本就具有人性,从而具有经济主动性。因此,张扬经济学研究的人性色彩,实际操作中,就必须以人力资本作为理论基础建构经济学,把整个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建立在人力资本的依托基础上。舍弃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主体地位,要张扬经济学研究的人性色彩,就成为一句空话。 第二,是静态的而不是动态的,不具有发展性。包括货币资本在内的物质资本,其本身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客体性。当代经济学,尤其是我国经济学研究呈现的相当程度的学术沉闷性,常人所称之为的脱离现实性,以及一定程度上的僵化,限于意识形态的无休止的争吵、反驳与辩护,在思想与方法上存在的基本原因就在于:没有确立人力资本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没有从人力资本这个人性主体的角度展开对主体与主体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探讨,而是局限于物质资本客体的形式。正如马克思批判旧唯物主义时所说的:“从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由于客体之所以为客体,主要就因其静止、被动和孤立的特质,这与运动、主动和联系的主体极不相同,结果无疑就形成经济理论的沉闷、滞后和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