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管理与管理预警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尚玉钒 席酉民 西安交通大学 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原文出处:
《预测》

内容提要:

企业文化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人本管理方式。本文在分析蕴函于企业文化中管理人性观转变的前提下,考察了企业文化管理的实施方法,即通过“外部规定——内在接受——外显行为”过程发挥管理作用,并提出企业文化管理可以通过企业文化自身所涵盖的价值观体系、制度规范、行为模式之间层级嵌套关系的匹配情况反映出一种良好的管理预警功能。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2001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01)05-0009-05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呈现出鲜明的一体化趋势,国际间激烈的竞争,使得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管理情境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具体表现为:①更多的脑力劳动代替了体力劳动,这使得那种采用古典管理理论所倡导的工时测定和外部督导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不灵了。由于脑力劳动的抽象性,使得在管理中“控制”变得十分困难,而“自律”显得尤为重要。②人们对企业是人群的有机协作体这一点的认识日益深刻和普遍。团队即由一群具有共同目标的相互依赖的个体所组成的人群集合体。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人们开始明白要想生存,企业的发展一定要从依赖——独立,进一步发展到互相依赖。③人们的文化价值观逐步由原来的“物本主义”转向“人本主义”。而根据经济学对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的认识,员工自身的人力资本“只属于其拥有者”,别人不可能榨取或转借。当员工感到不公平待遇时,他们会封闭近乎其所有的人力资本,在工作中表现出既懒又笨。人力资本的这一特性要求现代管理一定要以人为本进行管理,即通过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确保最佳的工作绩效。

      管理情境的变化使得管理从讲究数据科学论证的理性主义向尊重人的情感意愿的非理性主义过渡。约翰·奈斯比特在《90年代的挑战——重新创造公司》一书中写道[1]:“在工业化时代,战略资源是资本,公司的唯一目标就是不断赚取利润。但在信息时代战略资源是信息、知识和创造性。公司能够取得收获的唯一途径就是利用这些宝贵的商品,即利用存在于雇员本身的这些资源”。这即表明管理整个呈现出一种人本化的趋势。

      我们知道管理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如目标管理、知识管理、战略管理等,企业文化管理强调的是通过文化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它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属于柔性管理。这完全不同于“工具主义”的企业治理方式,即认为企业治理结构就像一架机器,只要按“设计图纸”制造和使用,就能使其按规则运作并取得预期的效果。从企业文化的视角来看,企业治理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成文的制度规则,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运作这一套成文规则的人的素质和人际关系,取决于企业所处的人文环境和制度环境[2]。关于如何在当代的管理情境下实现人本管理,企业文化管理无疑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2 企业文化管理中的人性观

      每一种管理方式的背后实际上都隐含着一种对人性的看法。管理者不管是否自觉地知道这些,在他们的心目中,总有一个个体的模式和基于人的假定的组织行为模式。这些假定和它们的有关理论将影响着管理者的行为。管理学对于人性的假设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直至目前的“文化人”,这种人性观转变的历程实际上反映出管理者对人的根本看法逐渐向其自然本性靠拢。

      “经济人”假设盛行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它认为大多数人的本性都是贪图享乐、唯利是图的,不愿意负任何责任,并且懒惰自私,工作就是为了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益。鉴于此,在当时以泰勒为首的效率专家通过对劳工具体操作的动作一时间分析,结合设计差额奖惩激励制度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后人把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方式形象地比喻为“胡萝卜+大棒”的任务式管理。它只考虑到满足劳动者的物质需要,且只适合那些从事简单机械的繁重体力劳动者。但是,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来看,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由低向高依次发展,当低层需要逐渐满足之后,它就不再构成激励的动因,而高层需要就会强烈地突现出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只能满足少数基本“物质”需求的经济,正转变为也力求满足永无止境的各种“精神”需求的经济[3]。

      在1924~1933年期间,梅约教授在著名的霍桑实验中首次发现了管理中人的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巨大影响,并由此提出了“社会人”,以及后来的学者们相继总结的“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等,都注意到人需要的复杂性以及满足高层次需要对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作用。它们相对应的提出参与管理、民主管理和权变的管理思想,至此人本管理的倾向初见端藐。丹尼尔·雷恩在《管理思想的演变》中认为[4],可以把“管理看成是这样的一种活动,即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这既言明无论管理的主体还是客体都是人,管理从本质上说乃是人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

      但在工作中,员工是否总是表现出追求自我实现、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呢?根据ERG激励理论,人的需要在某一时间可以在各层次上共存,人常常既有低层次对于改善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也有相互关系需要以及对于自我发展和成长的需要。因而以上关于人性的假设,无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还是“复杂人”都不能解释这样一个悖论:管理要注重人本,但要控制人性,即当管理者给予员工自主决策权时如何能防范他们可能表现出来的机会主义逆反选择或败德行为?如此就有必要对人的本性作更进一步的认识。

      企业文化管理中蕴藏着对人性的另一种看法,它把员工理解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人,即不同于其它管理要素的具有精神文化属性的主体,它具有非理性的心理意识,常常按愿望、激情、意志来行动,而不会为理性所证明的错误或正确所左右。如果说人所表现出来的不只是简单的个体行为,而是一种社会行为的话,文化恰恰是人适应环境而习得的一种行为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