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策略比较

作 者:

作者简介:
严北战(1965—) 男,浙江云和人,讲师。浙江财经学院经济系,浙江 杭州 310012

原文出处:
财经论丛

内容提要:

二十年来,美日企业不断加大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目前,美日许多企业已经成功进入了中国市场并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形成了美强日弱的市场竞争格局。本文分别从进入市场的目标策略、渠道策略、地区策略、行业策略、方式策略、项目策略等方面,对美日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给予解释。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2000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4892(2000)04—0007—0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日企业不断加大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到目前为止,两国对华投资都已经先后经历“试探期”进入“扩张期”,呈现出对华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配套日趋完善,市场控制力趋强的新特点。截止1998年,美日企业对华投资项目分别为26674件与17602件;合同对华投资分别为465.94亿美元与325.43亿美元。美日成为除了港、台地区以外对中国内地投资项目数与投资规模最大的两个国家。美日企业的某些产品在华的市场占有份额已经超过了本地企业。这对于民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一些机遇。

      相对而言,美国企业在华总体经营赢利水平更强。1997年,外经贸部和国家统计局评出的中国最大的500家外资企业中有50家美国企业, 1996年,这50家美国企业的平均销售额为12.7亿元,利润1.8亿, 明显高于全国最大500家外资企业的平均水平(相应指标为9.4亿元与0.68亿元)。而最大外资企业有74家日本企业,其总体经营赢利水平低于全国最大500家外资企业的平均水平(日本企业的相应指标为8.7 亿元与0.497亿元)。美国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更强。

      本文拟从进入中国市场策略对比角度,对美日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作出解释,以期控制和引导美日企业在华投资行为,学习和借鉴其跨国经营的经验。

      一、进入目标策略比较

      美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目标策略更具有长远性与战略性。美国企业在制定进入中国市场的设想时,其前期决策都是很慎重的。美国大公司的重大项目决策平均为3至5年,前期准备工作十分充分。一旦进入项目目标确定之后,很少改变。比如,摩托罗拉公司在80年代确定的进军中国市场的投资目标并未因中国1989年的政治风波而改变,结果它在中国市场比其它许多大公司领先5年时间, 并在中国市场占据了最大份额。

      尽管日本企业也以较大规模进军中国市场,并把它作为企业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日本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缺乏战略性的谋划,明显具有短期化、被动性特征。90年代以来,日本企业加大对华投资步伐,与其说是一种主动性的进取,还不如说是一种被动的效应,是在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仓促作出的一种补救行为。比如,实力强劲的日本汽车公司对中国市场缺乏长期占据的战略目标,80年代初,当大众公司决定进入中国市场时,多数日本汽车工业公司低估了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把重兵投向欧美市场。90年代以来,迫于在欧美市场巨大的竞争压力,丰田、日产、三菱等日本汽车工业公司调整目标策略,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但先着之利己不可复得。

      根据有关资料,“进入中国巨大市场”、“避开贸易限制、扩大销售额”、“获得当地技术人才”、“作为亚太经营战略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建立长期联系”等,是美国公司投资、进军中国市场优先考虑的目标;而日本公司更注重“作为出口基地”、“获得税收和政策优惠”、“利用土地和廉价劳动力”等目标。这两种不同的目标策略,表明美国公司对进入中国市场选择的目标层次更高,其进入行为更持久,这是决定和影响美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能取得更大成功,并能够长期持续占据的重要原因。

      二、进入渠道策略比较

      一般来说,美日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主要选择以下渠道策略:(1 )借助港台企业进入。(2)与过去的技术伙伴合资。(3)直接与中国政府合作。跨国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其对华投资往往起点高,容易引起中国政府的重视,而且出于有效贯彻产业政策的考虑,中国政府也有意对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加以引导。因此,许多美日企业就通过两国政府牵线搭桥进入中国。(4 )与其它跨国公司配套投资。美日公司开展对华投资后,为了降低产品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响应中国方面提出的“当地化”政策,迫切需要其他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为其建立零部件供应基地。(5)收购股份。如1995年, 福特汽车公司通过认购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B股,进入中国汽车市场。

      此外,为了更好发挥其团队精神较强的优势,日本企业还积极谋求其它进入渠道策略:一是与综合商社合作投资。综合商社是日本特有的企业形式,它是基于社会需要和市场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跨国跨行业的现代企业。综合商社充当了日本企业在华投资的发起者、组织者、支持者的角色。与综合商社合作投资,可以大大减少进入中国的风险,提高其成功率。二是中小企业采取联合行动,形成对华直接投资集团,以“船队型”的姿态进入中国市场。比如,九洲电镀加工业的8 家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在大连建立了九洲电镀中心。

      三、进入地区策略比较

      美日企业投资中国地区分布策略有如下特点:

      首先,绝大多数美日企业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企业在华投资无论项目数量还是外方投资额均有约84%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日本企业的相应数据为82%。主要是由于美日企业看好这一地区丰富的资源、劳动力及其较好的工业基础和交通条件。

      其次,美日企业在东部地区分布非常相似;集中在环渤海地区最多,长江三角洲次之,在广东、福建等华南沿海地区并不多。美国在华投资企业数量在以上三地区的分布比例分别为38.5%、31.0%、11.0%;日本相对应的数据分别为40.1%、33.1%、9.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