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市场经济的国有企业管理法

——灵化集团“四优”管理法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当代思潮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2000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命题要求我们从理论到实践回答:公有制经济怎样搞市场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怎样成为市场主体?要搞市场经济,又怎样才能巩固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壮大国有企业?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拨改贷、承包租赁、股份化、兼并破产、拍卖、债转股、减员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国有企业管理也先后实行了计件工资制、划小核算单位、倒推成本等管理方法。国有企业的发展相应地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不少国有企业陷入困境,效益下滑,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反思以前的改革措施和管理方法,并进一步考虑:怎样处理改革、管理、增效几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从国有企业管理的角度,怎样创新和优化国有企业管理方法,促进“两个转变”,使国有企业适应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育,不断发展壮大?河南省灵化集团总经理周春生带领职工们经过十多年可贵的探索,从实践到理论成功地创造了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以效益为核心的量、质、耗、酬四要素综合优化管理法”(简称“四优管理法”)。

      一、“四优管理法”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灵化人在改革企业体制的基础上,狠抓科学管理,把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变到以效益为核心的轨道上来。他们把企业效益的产量、质量、成本、报酬四项要素进行综合管理,以市场为前提,在动态中优化和确定四项要素的指标,分解到企业各部门各级组织直至每个员工;通过内部“模拟小法人”组织实施,多层激励,双向考核,形成一个以效益为核心的量、质、耗、酬联动与优化的管理矩阵网络。在这个网络中,量、质、耗联动报酬,报酬牵引量、质、耗,良性循环,不断优化,达到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高度一致,调动员工积极性,挖掘企业潜能,强化企业整体功能,从而获得最大效益。这就是以效益为核心的量、质、耗、酬四要素优化管理法。

      四优管理法的内容非常丰富,下面就其主要内容及其特点进行分析。

      1.把构成效益的“量、质、耗、 酬”四项要素的优化作为企业综合管理指标:转变和优化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保证。

      国有企业怎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和壮大,关键在于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能力,这个综合竞争能力最终体现在企业效益上。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效益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生命线。要提高企业效益,不仅要通过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制度,而且要加强科学管理。要通过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效益。管什么?怎样管?灵化人认为构成企业运行的功能要素是“量、质、耗、酬”,把这四项要素作为综合管理指标,四项指标及其关系综合优化,企业生命力就会旺盛,企业效益就会提高。灵化人把这个论点形象地称为“企业生命论”。

      (1)把量、质、耗、酬四要素优化作为企业综合管理指标, 就能保证职工利益与企业效益一致,职工的目的与企业目标一致,职工个人价值的实现(业绩)与企业价值的实现(绩效)一致。量、质、耗可以视作企业生产经营绩效的三项指标,属于“物”的方面,报酬可视作职工创造企业“物”的绩效应得的回报外,还具有人自身再生产的继续投入的意义,属于“人”的方面。报酬既是职工已经创造的企业绩效的一个标志,也是继续创造企业绩效的基础。不把报酬列入企业管理的指标体系,容易导致人们只强调生产而忽视生活,只强调积累而忽视消费,导致经济结构扭曲最终严重制约企业经济增长,制约经济效益的提高。因而,全面地看待企业管理,除量、质、耗三个要素指标外,必须把“酬”这个要素指标包括在内。

      (2)必须使“量、质、耗、酬”四项指标优化, 才有助于提高企业效益。灵化人以市场为背景,首先考虑到市场对企业绩效指标的要求,同时考虑到同行业的先进水平,本企业的现时水平和可挖掘的潜力,然后确定职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指标。

      (3)“量、质、耗、酬”四项要素指标相互间必须平衡和优化, 才能提高企业效益。如果片面地强调其中一些方面,而忽视另外一些方面,势必影响企业效益。

      (4)必须综合优化整个指标体系,才能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灵化确定生产经营计划后,把指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各级直至每个职工,形成纵横交错的指标体系,整合全体员工的努力,形成一个强大的合力,去实现企业最大效益。

      (5 )必须在市场和企业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不断优化和更新四要素指标体系,才能使企业效益不断提高。不断更新四要素指标体系,不断地给企业各部门、各级经营主体、全体员工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其在各个阶段都处在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目标的状态,就能保证企业效益超越现在,领先未来。

      (6)用优化的四要素指标体系综合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 就有效地保证了把企业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变到以效益为核心的轨道上来。系统的动态的四要素优化指标体系促使企业各部门、各级生产经营主体、全体员工努力挖潜革新,节约材料、费用,更新知识,更新劳动手段,改造更新技术装备,创新工艺程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不只是依靠增加投入来不断地使企业效益优化、最大化。

      2.绩效性要素和报酬性要素的有机结合和动态优化:国有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1)企业运行动力的形成。企业绩效是靠职工创造的, 职工的积极性是靠职工在企业绩效中所得的报酬来调动的。因而,报酬是激励职工创造企业效益的动力源,只有把绩效性要素量质耗与报酬性要素有机结合,使企业目的性和职工需求性相结合,才能形成企业运行的动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