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经营者实现从商品经营者到资本营运者的转变,企业的兴与衰,生存与灭亡,关键在于是否进行了科学的资本营运。 关于做好资本营运若干问题的思考 当计划经济跨越于市场经济的时候,国有工业企业就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问题:要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不断发展壮大自己,要么被无情的市场竞争所淘汰。企业要做到前者,就要求企业经营者实现从商品经营者到资本营运者的转变,而且要迅速成为一个高明的资本营运者。下面就此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资本营运与转变观念: 企业经营者要进行科学的资本营运,其前提条件就是看经营者是否转变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思想观念,因为要进行资本营运就必须具有营运的思想。 1、转变重“生产经营”轻“财务”的观念。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的经营者,大多是重“生产经营”轻“财务”,在进入市场经济的今天依然没有多大改变,它表现在:一是认识上的偏见。财务工作是一把算盘,一支笔,单位的出纳,什么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乃至参与决策统统视为无关紧要。如有的单位经营合同的签约,技改项目的确立,往往没有财务人员参加,甚至对外投资联营财务也难以参与。二是财务工作地位没有得到确立。其表现是多方面的。如财务领导到位难,就船总来说只有24%的企业设置了总会计师,在设置的总会计师中,且有副厂长或总经济师兼任的。由于“到位难”,财务工作只能是群龙无首,有的背靠经营部门,有的背靠物供部门,有的直接由财务处(科)统管,由于有一个知识隔行的问题,中层与厂级有一个层次问题,故出现了财务部门难以了解工厂做出的重大决策,从而出现了决策层的财务真空。由于资本营运者的主要执行者是财务人员,而财务人员地位又没有得到确立,这样搞好资本营运就成了一句空话。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首先是企业的主要党政领导者要提高对财务工作的重视或正确评价,其次是要财务专业分管领导应该到位,发挥他们的作用,这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财务体系的强烈呼唤。因为有那种思想没有那种本领不行,有那种本领没有那种地位更不行,有地位才有责任,有责任才有权力,有权力才能参与经营决策。 2、转变重“核算”轻“理财”的观念。长期的计划经济制约着会计职能的发挥,仅仅是核算的反映,事后监督而已。会计帐表主要是为了向国家提供经济信息,至于如何利用会计资料分析、考核、理财研究、财务管理等却较为轻视,故在一般人心目中会计仅仅是发放工资,如同企业领导的上衣口袋而已。从而财务应有的职能和作用被忽视,这也是产生重生产经营轻财务的根源之一。虽然改革开放十多年来许多企业的财务人员不断拓宽会计工作职能,在企业的改革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传统的观念仍然阻碍、制约、束缚会计人员聪明才智的发挥,如这一观念不变,同样有碍于科学的资本营运。当然,财务人员本身也要转变观念,即树立竞争观念、效益观念、预算观念、资金运筹观念、成本控制观念等,并要努力提高业务素质,运用现代化财务管理手段,积极参与生产经营决策,以实际业绩改变形象,提高地位。 3、转变重“产品流”轻“资金流”的观念。由于长期的计划产品经济的影响,企业管理者习惯于抓产值、争速度、讲投入、保任务,而对资金的配置流动、回报率漫不关心,只有“资金保证生产一说,没有生产是为了资金增值”一说,即重视产品流,轻视资金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的实质就是资本的经营,尤其是在目前资金十分缺乏的形势下,应以资金投入的回报率、资本流动加速率为前提去组织生产经营,当然,“产品流”和“资金流”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产品投入市场,生产活动停止了,也就无“资金流”可言。但生产活动比较正常的企业,如果不注重“资金流”,仅注重“产品流”,也许使生产活动变成“白忙活”,辛苦一年,效益全无。故要立足于“资金流”来确立“产品流”,这是市场经济规律的需要。所以冶金部率先提出“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这应是企业经营者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实现这一原则是进行科学资本营运的思想基础。 二、资本营运与投资决策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不断的投入和改造,但同时又是企业债务不断输入的过程,聪明的资本营运者就会用技改的结果来解开债务的锁链;反之,企业的债务锁链将越锁越紧,把企业带入死故同。 企业的投资决策失误,从形式上是由于超预算或非正确决策造成的,实质上就是决策者的主观,随意,不负责任造成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一是把投资看成是追求政绩的重要通道。因为一项投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如一栋厂房的矗立,首先就给人一种好的感性认识,进而达到对这位决策者好的理性认识。而企业的经营,管理,建制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更多的是深层次问题,要抓出成果难度很大。而投资形成固定资产则容易见到效果,故企业经营者偏离企业的中心工作是不足为怪的。二是拍板在先,预算在后。有的企业,一项投资的确立,往往是企业的决策者先拍板,再指挥手下的人员,去做所谓的市场预测工作,其指标的预算严格限定在圈圈之内。即决策者脑海里是什么数据,经办者就提供什么样的数据。三是忽视财务人员参与决策作用,如有的项目投资做所谓的预算工作,主要是技术人员做一些计算而已,而把市场预测和决策程序远远抛在一边,达不到应有的要求。四是全面开花,不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同时,这也是在一种“钱是国家的,不要白不要的”错误观念指导下进行的,不懂得借入资金的起点,就是套上债务锁链的开始。如某企业所有者权益仅1000万元,而准备进行高于所有者权益数倍的投资,经测算,如果借款全部到位,每年的利息支出就将把该企业压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