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

作 者:
张锐 

作者简介:
张锐 中共湖北省十堰市委党校 邮码:442000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1995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作为当代经济发展重要潮流的社会产品高附加值化已为世界各国广泛注目。研究高附加值化的问题,不断开发出高附加值产品,已成为振兴国家经济,维护自身利益,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

      一、高附加值产品的内涵

      从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的角度分析,所谓附加值是指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的那部分价值,即附加在原材料等原有价值上的新增价值。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再生产的理论,商品的价值是由物化劳动C,活劳动V及剩余价值(利税)M组成,因此,附加值等于商品价值(C+V+M)减去原有价值C,等于(V+M)。很明显,这里的本质是劳动所创造的新的价值,原有价值是指生产商品时所消耗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燃料、电力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是不应计算到附加值里面的。

      研究高附加值的核心问题是(V+M)和C的关系,即如何合理地充分利用现有的物质材料,充分发挥劳动者的智慧和潜在能力创造出更多的新价值。也就是,在C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吸纳更多的V,创造出更多的(V+M),进而使M部分达到最大临界。产品附加值的高低是由当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平均利润率决定的,当投入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产出高于平均利润率,能获得的超额利润就是高附加值。换句话说,技术含量越高的产品,其附加值也越高,在当前产品更新换代周期加速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通常情况下,高附加值产品是通过附加值系数(率)来确定的,附加值系数(率)是指附加价值与商品价值的比率,即(V+M)与(V+C+M)的比率。倘若二者的比值系数越大,则产品的附加值越高。国外一般把附加值率为0.3以上的产品称为高附加产品,我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二、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的原则

      社会产品的高附加值化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牵涉面广,必须有一定的原则进行引导和规范,以避免片面追求速度而诱发的非效益开发和不顾国情、区情的盲目开发。这些原则主要有:

      1、增效性原则。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大商业利润是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目的,国外的风险投资和风险投资企业的动机如此,我国也不例外。围绕增大高附加值产品的经济效益和商业利润这个目标,我们的选择途径应在于:

      第一、采用高新技术,增加产品技术量。这个方面的例子很多,如对家用电器智能化,电子化后其销售价格一般可提高77-150%(成本仅提高10-25%),像电子化电冰箱、微波炉、洗碗机的销售价格,可高出同类普通产品的2-5倍。再如日化产品中应用皮肤医学科学技术开发的普兰娜减肥霜,101毛发再生精,其附加值可高达几十倍及至上百倍,经济效益相当显著。

      第二、加强工业设计,增强产品魅力。工业设计通常融人体工学,艺术,美学及工业技术于一体,通过精心设计后的产品不仅结构紧凑、合理、美观、适用,还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及追求个性化的消费者的需要。如家电产品,由于我国家电工业采用了大量的引进技术和设备,因此生产技术及质量水平都比较高,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是否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开发出适应潮流、款式新颖、功能秀异的新产品,已成为企业及其产品能否跻身国内外市场并取得较理想经济效益的决定因素。加强工业设计也包括改进产品的包装装璜,提高产品的身价,最终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

      第三、加强原材料综合利用,提高加工深度。如我国二轻行业中,过去以出口羊皮为主,每张生羊皮仅3.5美元,若加工成打光苯胺革可卖12美元,加工成两双女鞋可创汇24美元,若能达到意大利名牌女鞋水平则可卖到70-80美元,再如我国资源相当丰富的花生,薯类农产原料,过去均以原料或初级产品出口,若经过深加工制成各种花生食品、软性淀粉、果葡糖浆等系列食品或工业原料出口,可使价值提高数倍。

      第四、加强市场调研,利用经济技术信息提高附加值。借助技术经济信息,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其实质在于可以加快新产品开发速度,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并优先占领市场更多份额。任何工业产品都有其新生、旺盛、衰落的市场生命周期,而产品获取附加值的高低,也是随着不同阶段由高向低变化。为了获得最大超平均利润,通过获取信息领先开发新产品和独占市场取得高附加值应成为现代化企业的重要经营决策手段。

      2、适应性原则。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必须清醒认识和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据此而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开发原则,此为适应性原则,就技术经济的综合实力而言,我国在过去30年建设的基础上,又经过12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充实,技术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仅仅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虽有改善,但总体实力毕竟有限,尤其是高附加值投入较弱;尖端技术虽有一定优势,但实用技术相对不足,高新技术的转化工作不够配套;国际市场份额虽有扩大,但参与竞争能力仍很薄弱,国内市场产品附加值系数虽有提高,但却后劲不足;外贸经济虽有所突破,但外贸规模仍然偏窄,技术经济刚刚起步,且缺乏足够的经验。

      这就告诉我们,开发高附加产品必须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本着积极可靠的原则,确定国家的开发计划,产业政策和协调方针。与此相适应,各地区、各行业,也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开发计划和政策原则。需要指出的是,区域性和行业性规划,政策必须服从于国家的总体规划或企业微观计划,都应当充分体现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基础,产业实际和经济建设相适应,有利于加快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