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实行股份制的功效、存在问题及对策

——部分股份公司的情况调查与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翠英 陕西省委党校《陕西党校报》主任编辑 孙巍 《理论导刊》副编审

原文出处:
理论导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1999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诞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股份制,在我国经过波澜起伏的几番论争与十多年的试行,日渐受到理论界、企业界和决策层的广泛肯定和重视,且被看作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主要途径和最佳选择。

      就在各行各业人心思“股”的时候,环顾业已改制的股份制公司,我们看到的却是一派千差万别的景象:有的企业改制后充满活力、快速发展;有的企业改制的变化不大,绩效平平;有的企业改制后效益虽有明显改观,但在财务管理等方面却出现重大漏洞;还有的企业改制后居然效益下滑,亏损增大。面对此种实情,不禁令人心生疑窦:股份制究竟能对企业带来多少好处?股份制企业为什么存在如此悬殊的差异?有的企业改制效果不佳甚至不进反退的原因何在?是企业情况与股份制不相适宜,还是企业的股份制运作不够规范?……。值此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方兴未艾之际,很有必要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为此,我们对省内外一些股份公司,主要是上市公司作了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试图作出自己的思考。

      一、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卓著效应

      通过调查,我们看到,股份制较之于我国传统的企业制度,有着十分显著的优越性。

      1.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融资机制,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金融条件。这一点,是股份制带给企业最直接、也最明显的好处。我们知道,非股份制企业的筹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自我积累,二是银行借贷。前者由于受企业自身盈利能力的制约,不仅速度缓慢,而且数量有限,很不利于企业的快速扩张。而后者又因为受到国家货币政策等影响,在时间和额度上都很难满足企业的需要,并且,大量借贷还会给企业造成沉重的债务负担。股份制给与了企业向社会法人和自然人募集资金的权力,上市公司还可以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向全社会广泛募资,且不需付息还本,这不但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融资能力,也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负债率。陕西省1996年以前改制的43家股份公司,同年末资产总额为156.3亿元,比改制前增长161%,资产负债率比改制前降低了10.8%。西飞国际股份公司上市前总资产1.2亿元,上市后达2.53亿元,增值1倍以上;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从原先的85%降到40%。上市公司除初始发行股票时可募得大量资金外,如果运营正常、效益稳定,净资产收益率在10%以上,每年还可以配售30%的新股,这使企业有了源源不断的后续资金,为企业奠定了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资金短缺这个长期困扰企业的老大难得到缓解之后,不少股份公司在扩大规模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进展迅速。如西安民生集团股改并上市以来,仅在西安市内的营业面积就扩大了4倍多,且在别的地、市还建起了分店;再如金花集团, 在公司股改后的短短三年时间里,其主要产品“金花转移因子”的生产规模就扩大了10倍,其生产基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转移因子生产基地。在技术创新方面,山东青岛的两家知名企业——海尔和海信颇具典型性。1984年的海尔,还是一个销售额仅348万,亏损就有147万的单一生产冰箱的街道小厂,而今不仅冰箱品种多达3000多个,且产品涉及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信息家电等领域,成为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集团之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和产品、技术不断创新,大大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2.改变了企业对于政府的从属关系,增强了企业的自主性和自身活力。原先的国营企业,人、财、物和产、供销全部由政府包办。企业既无自主权,又不负盈亏,纯粹是个附庸,自然没有什么积极性和责任心可言。这正是造成国企亏损面和亏损额不断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改革以后,政府对国企的刚性管理逐渐弱化,但上下级关系依旧未变。股份制从法律意义上解除了这种关系,明确了企业“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角色定位,从而使企业的市场主体性明显增强。在股份公司里,政府基本从经营活动中完全退出,资金和资产也基本由企业自主支配和管理,在用人方面,除国有股控股公司的主要经营者的任用及其待遇仍由原主管部门包办以外(当然这也不符合《公司法》),其他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聘用及报酬,全部由企业自行决定,与此同时,企业还自享经营利润,自担经营风险。这不仅使企业有了励精图治的内在动力和压力,也有了在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中自我发挥的广阔空间,因而企业改制后的经营状况大都有所改善,有的还获得快速增长。陕西率先改制的43家股份制企业,1996年末主营收入完成109.1亿元, 比改制前增长204%;实现利润4.75亿元,比改制前增长115%。除6 家企业发生亏损外,其余37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有的增长幅度惊人。如宝鸡商场集团公司和咸阳偏转股份公司, 近五年的主营收入年均增长40%左右,净利润年均增长高达75%。这与未改制国企的效益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

      3.促使企业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为企业科学决策、加强管理提供了组织保证。如果说没有自主权的企业像一潭死水的话,有了自主权而没有健全治理结构的企业则可能是一口陷井。股份制企业同时改变了这两种情况。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已改制的股份公司都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有关企业投资、经营、分配等重大事项的决策,由董事会提出方案并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能实施;作为企业法定代表和日常权力机构的董事会,其成员的任免由股东大会决定,并接受股东大会与监事会的双重监督;作为企业日常事务处理和经营决策执行者的经理由董事会聘任,并接受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双重监督。这种三权分立、互相约束、三位一体的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运作,能有效地避免个别主要经营者独断专行所造成的决策失误和管理漏洞,并减少了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拿陕西十几家上市公司来说,“三会”作用发挥较为正常的长安信息集团、百隆集团、陕长岭、陕解放等企业的业绩一直比较稳定,而“三会”职责比较到位的金花集团的规模、效益还获得成倍增长。就全国的上市公司而言,约90%的企业绩效稳定或增长,每年亏损面仅在10%左右,这远远低于一般国企明亏50~60%,潜亏70~80%的比例。随着股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其业绩也会进一步提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