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在于用人”是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的主导思想。我国和日本在文化上有着历史的渊源和许多相似之处,因而借鉴和学习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企业面向市场、加强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日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日本企业面对高度信息化、国际化的经营环境,在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它主要由理念、战略、制度惯例等组成。 (一)理念: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念,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1、坚持人本主义,重视人力资源。 认为人力资源是经济资源中的核心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 2、坚持集体主义,形成“命运共同体”。 他们认为企业不仅仅是劳动与工资的交换场地,而且也是企业员工社会生活的一个共同体。普遍实行了终身雇佣制、与学历相结合升职、加薪年功序列制,组成的日本企业管理的三大方式,促成了企业与员工形成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3、强调“团队”意识,发挥个人所长。 日本企业力求个体扬长避短,整体的最佳状态,即寻求个体与整体功能的最佳结合,使整体功能进入最佳运行状态。人们常将某部门、工厂看作一支“球队”,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关系就是球队的“队长”和“队员”的关系,“队长”要充分掌握每个“队员”的特长,发挥其优势,用其所长,使每个员工与他们从事的工作相适应。 4、注重人际关系,营造和睦氛围。 人的情感性是人力资源的独特之处。基于这一理念,日本企业经营者非常注重在企业内部培养轻松、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员工在经常的赞同、赏识中得到情感的满足,从而激发其潜在的能力和积极性,形成融洽氛围和企业内聚力。 (二)战略:人力资源内部化。日本企业基于现有员工基础,着眼于在企业内获取和利用人力资源,以保证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去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 1、人力资源流动——自由退休制。实行自由退休制, 员工可以自由选择退休的时间,没有年龄、资历等限制。从一个企业退休,还可以再到社会上去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所以在日本50岁以后“再就业”者大有人在。这样就有利于年龄偏大的老员工提前让出位置,为年青的员工提供更多选择机会,更好地施展才能,从而促进企业人才流动,保持员工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2、人才招聘选拔——社内招募制。 社内招募制是在企业将要展开新规划、实施新项目时,从内部招募新人才的一种制度,其目的是充分发挥本公司员工的自主性,最大限度地发掘和利用本公司的人力资源。 3、人才跨国培训——跨文化白领。 日本企业视欧美企业为主要竞争对手,为了做到知己知彼、竞争取胜,顺利地把自己的产品推向欧美市场,日本企业每年都有计划、有目的地在内部选派一批优秀员工留职带薪前往欧美进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跨文化白领人才。这是日本产品成功挺进欧美国际市场的重要人才资源战略步骤。 (三)基本制度和惯例 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经营战略为基础,日本企业内部形成了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制度和惯例,其主要内容包括: 1、稳定的雇佣制度:这是众多日本企业共有惯例。 企业一方在录用新人时十分慎重,因为一旦录用则不能随便解雇;反过来求职者在寻找就职单位时也十分慎重,因为他们要把一生献给所选择的企业。这种双向选择强化了企业和员工须努力承担双向的义务,即员工要一生为企业奉献,企业要对员工一生的生活和工作负全面责任。即使企业不景气,也只通过限制加班、限制录用等手段,绝不随意裁减员工,努力谋求稳定的雇佣关系。 2、全方位的人事评价:在经济不景气的90年代日本企业, 人事评价逐步强调“实绩主义”,由注重“弹性”的能力过渡到注重“刚性”的工作业绩,重结果,轻过程,使评价更为直观具体,同时也将员工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及履行职务是否忠诚等纳入人事评价当中,形成全方位的评价体系。 3、禀议制为代表的集体决策制度:当需要做某项决策时, 由有关责任者提出方案,然后经营全体员工的传阅承认,最后再做出决策。这一过程既可纳众家之言,集多方智慧,不断完善方案,同时也通过全体员工对该项决策的认同,激发共同责任感,形成实施决策的合力。 4、丰厚的员工福利制度:日本企业内部福利制度内容涉及住宅、 交通、医疗、教育、亲属、旅游、保健等诸多方面,大多以津贴或补助的形式发放。丰厚的福利待遇成为员工为本企业勤奋工作的又一个动力源。 5、 信息情报共享制度:企业的重要信息情报视需要让全体员工共同分享、使用,无等级、职务之分。 6、内部教育制度:因企业转产、技术更新而进行的技能教育, 一般在企业内部进行,员工不担心因不适应而被解雇。这一点与欧美各国将员工解雇,由公共教育机构组织职业教育,然后再就业的作法大不相同。 7、内部工会制度:日本因缺乏行会和同业工会的传统, 因而工会制度表现为企业内部性质,组织较为松散,且与企业无劳资对立等矛盾,利益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