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22)10-0070-09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①;《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这一创举的世界意义:“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② 人类现代文明新形态绝非自发秩序,而是中国共产党高度自觉地领导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努力创造出来。那么,中国共产党何以具有创造文明新形态之明确意志和强大能力?决议相关表述透出的世界意识提醒我们,要令人信服地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进行世界范围的比较:何以其他政党没有这种意志和能力?尤其是西方各类政党,形成最早,长期以自由、民主典范自居,西方主流政党学理论也将其形态和制度视为现代的、成熟的,它们何以欠缺这种意志和能力?事实上,不要说创造文明新形态,面对日益严重的国家衰败,欧美各种政党普遍束手无策,原因何在? 这些事实要求我们批判地反思西方主流政党理论,以更可信的新理论取而代之。而问题的发现和新理论的提出均有赖于新视野、新方法,这就是蕴含在马列主义理论中的历史—世界二维视野和方法,研究任何国家的现代政治都要将其置于动态演变的世界政治体系之中,考察其应然的政治逻辑。笔者已以此方法分析现代政党在世界范围内演进之政治逻辑,并把欧美主流政党概括为代表性—分利型政党,把列宁创建并由中国共产党发育成熟的先锋队政党从学术上界定为先进性—领导型政党。③ 本文将在此基础上,以历史—世界二维视野,尝试提出一个新的政党类型学,据以内在地揭示中国共产党具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意志和能力。首先检视西式主流政党类型学之偏失,然后构建出新的世界政党三分法框架:19世纪中后期形成于工业化帝国主义国家的代表性—分利型政党,进入20世纪后形成于帝国主义薄弱环节和半殖民地的先进性—领导型政党,处在两者缝隙的超凡魅力型政党。分类意味着比较,基于分类所凸显的政党价值与行动逻辑,我们可以内在地解释中国共产党何以具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意志和能力。 一、西方政党类型学之批判性检视 分类是知识生产的重要途径;且分类基于价值,为不同对象分配不同的正当性。因而,分类就是权力。西方政党理论凭借其类型学赋予西式政党形态和制度以正当地位,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众多非西式政党则被贴上各种另类标签,被置于“转型”的政治被动地位。但今天,中西政党绩效的鲜明对比已为我们提供了构建新的政党类型学的事实条件,现在需要的是理论创造的自觉。为此,我们首先需要“平视”西方既有的政党类型学理论,稽考其利弊得失。 政党是现代政治的主要组织机制,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从三个维度展开:组织,即政党内部的组织结构;功能,政党领导、组织、管理政治体的功能;制度,包括政党间关系、政党与政府、政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西方既有政党类型学考察这三个维度的事实(当然各有侧重),辨其同异,构建了形形色色的分类体系。④政治是历史的,现代政治是世界性的,政党是现代政治现象,因而研究政党,需要同时有世界意识、历史意识。以此为尺度,我们可以对西方学者构建的政党分类体系进行归类。 第一类,既无历史意识亦无世界意识,最为典型的是政党数目论,即按照合法参与竞争性政治过程的政党的数目,划分政党制度为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等。这一分类学最为简明,在政治生活和大众舆论场域中最为流行,民主化研究一般都以政党数目论判定一个国家是民主的或非民主的。萨托利的理论看起来很精致,实际上只是一个复杂的政党数目论。⑤ 第二类,有历史意识但缺乏世界意识,这是西方政党类型学的主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考察。在政党研究的早期,研究者只能基于对政党演变历史的考察建立包括政党分类在内的政党理论,此时其分析其考察对象仅存在于欧美,当然不需要世界意识。⑥比如韦伯在考察过政党在英国兴起、演变的历史,辨识出依次出现的三类政党:贵族政党、名门望族政党和群众性政党。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党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化,西方学者开始构建系统的政党理论,仍普遍忽视非西方世界的政党。迪韦尔热按政党形成途径区分出内生性政党和外生性政党;按照组织划分政党类型,区分出“核心型党”(the caucus parties)、“干部党”(the cadre parties)、“大众党”(the mass parties)、“信徒党”(the devotee Parties)等。⑧这些类型之间有先后关系,但局限于西欧、最多加上美国。到了20世纪90年代,卡茨、梅尔在经典的《变化的政党组织和政党民主模式:卡特尔党的出现》一文中构建了现代政党演变的四阶段、四类型学说:第一阶段是“精英党”(elite party),从19世纪初期延续到20世纪初期;1880年前后进入第二阶段,出现了社会民主党,这是典型的大众政党,延续到1960年;第三阶段始于1945年,出现“全方位党”(catch-all party);第四阶段始于70年代,出现了“卡特尔党”(cartel party)。⑨2006年出版的《政党手册》(中译为《政党研究指南》)汇集了欧美政党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其中安德烈·克罗威尔撰写的《政党的模式》基本沿用这一分类法,只是更为复杂而已,并特别强调各类型之间的“转型”。⑩这个历史性分类体系的前半段大体上是成立的,后半段则忽视广大非西方世界的政党,这一政党演化模式完全是地方性知识,甚至未能覆盖美国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