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政治理论不完全是意识形态,也不等同于政治哲学,它是对政治现象的理性反映;政治理论有自身的体系,它包括一定的层次和要素;政治理论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的逻辑动力是传统与革新之间的矛盾。 一、政治理论的实质和历史演变 在社会主义国家,不少人把政治理论看成是意识形态宣传的内容。比如,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各层次的教育中,国家规定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习政治理论课。其内容是哲学、中国革命史、法律、科学社会主义、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有时它还包括以时事、伦理等内容为主的德育。这些内容绝大部分不是本来意义上的政治学理论,它更多的是一个社会为规范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而制定的符合统治阶级及其政党的利益和要求的意识形态。一个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宣传,甚至进行某种程度上的灌输是必要的,政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本身也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功能。但是如果把政治理论同意识形态划等号就会造成许多误解。 另一方面,不少人把政治理论等同于政治学。在他们看来,政治现象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政治行为,或称为政治实践;另一部分是政治理论。因此,凡属于政治知识的东西都应叫做政治理论。当然,从政治行为和政治知识的角度来对政治理论作出界定,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是,把所有有关政治学的知识都称为政治理论并不是十分妥当的。因为,这样划分的结果必然会使得政治理论的外延变得过于宽泛。事实上,并不是所有政治知识都能够称得上是政治理论的。例如,各种未经整理的政治资料、各种政治统计数据、各种行政立法以及司法文件,等等,这些显然不能归为政治理论一类。 对政治理论所作的第三种理解是把政治理论说成是政治哲学。这种看法正好和前面的第二种观点相反,它把政治理论的外延大大地缩小了。持有这种看法的美国学者约翰·G.冈内尔(John G.Gunnell)从词源学上论证了政治理论与政治哲学的一致性。他认为,“理论”一词源于古希腊语的"theorein",而这一词又和另外两个词有关,一个是"thaumazein";另一个是"theasthai"。"theorein"的意思是“观察、看”;"thaumazein"的意思是“惊叹”。这三个词总的含义是观察、思考。冈内尔举出了柏拉图给理论家下定义的例子。柏拉图认为,最初的理论家指的是一位宗教庆典上的观察家,他由城邦派出到神庙去乞求神谕,或者去别的城邦访问,回来后报告那里的庆典活动。这些庆典的观察者在旁观非常壮丽的景象时,就会对景象进行描绘和理解。理论家也就由此而得名。由于在古希腊宗教庆典是传授知识的一种主要方法,这种对理论家活动的说明,后来就运用到哲学上来。① 也有一些人运用政治理论史来论证政治理论就是政治哲学。他们觉得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也就是在政治理论最初产生的时候,政治理论和政治哲学完全是一回事。政治学家也就是政治理论家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黑格尔。政治理论与政治哲学的确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政治哲学与政治理论决不是一回事。政治哲学更多地象一种理论体系中的元理论。 政治理论就其实质来说是对具体的政治生活的理性反映。人类的政治生活是客观的、有规律的,是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统一体。人类在政治生活中不断地观察、思考、理解、预测这种完全不同于经济、文化生活的社会现象。人类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政治现象的认识和改造,既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通常,人们总认为每个人都会以足够理智的方式对待自已和别人的政治行为。但事实上,在政治生活中,人们往往是非理性地对待政治行为的。正因为在政治生活中存在较多的非理性的因素,因此,就需要对政治生活的本质和它的运行、发展规律加以提示,让人们自觉地用理性来理解政治,用理性来控制自己的政治行为。 政治认识中的理性还有另一方面的意思。政治认识也是人类认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认识的结构层次上来说,政治认识有感性、知性、理性之分。政治理论处在政治认识的最高层次上。它不是用感知来反映政治世界,而是用抽象的政治范畴体系来再现现实的政治生活。从这一点来讲,政治理论的确是远离政治现实的。正如冈内尔所说,“理论家常常在一定程度上置身于或者被置身于正常的政治实践之外,他参与政治和公共生活的渠道被堵塞,或者至少可以说他不能令人满意地参加政治。”美国著名政治学说史家乔治·霍兰·萨拜也持有相同的看法。在《政治学说史》中,他写道:“政治学说多半具有一种被称为建筑式样的形态的特点。因此,政治理论家宛如建筑师那样站在巨大的建筑物的外面。他把建筑物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设计它的整个布局,着眼于整体的完善而在这方面或那方面加以调整。” 当然,我们在这样理解政治理论时,决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似乎政治理论家是与现实的政治生活毫不相干的。事实上,任何一个政治理论家都生活在具体的政治制度之下,而且他们的政治理论活动也构成了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政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它的目的不仅在于理解现象,而且是为了改变或控制人们去理解现象。他认为政治在要求人们对其加以改造以前已经是科学研究的对象了。 要确定政治理论的实质,除以对政治理论本身采取上述的逻辑分析的方法以外,进行政治理论发展历史的考察也是必不可少的途径。我们知道,柏拉图是采取一种与现实政治制度不合作的态度来研究政治的。他继承了其老师苏格拉底与现政权不合作、推崇知识、以知识为美德的传统,在多次从政的梦想破灭以后,兴办学园,研究政治的哲学、权力和知识的关系。在柏拉图的政治学著作中,他以现实的城邦为出发点,设想了一个与现实城邦相对立的理想城邦。在这个理想城邦中,人们具有的最大财富是知识,这种知识是一种美德,因此,凡是拥有重要的知识即哲学知识的人,就是最有道德的人,他所具有的德行必然使他获得权力。显然,柏拉图在从政之梦破灭以后,他决心当一个政治理论家而不是一个政治家。政治家们用自己的争取或维护政权的行为与言论来对政治生活发生作用,政治理论家却不是这样,他们的兴趣是寻找属于一切时代的财富的关于政治生活普遍的本质的知识。他们无力去建立某种政治制度以显示自己的才华,但他们可以把沤心沥血写成的政治理论著作视为不朽的丰碑,并希望其著作能在将来为另一些政治家所看中,从而对现实的政治生活发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