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政治社会化是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政治社会化双向过程及其统一性的分析,揭示了政治社会化的特点。 一 自本世纪50年代政治文化研究兴起以来,政治社会化研究也引起了学者们广泛的重视,并在一些国家进入了领导者政治决策的视野。许多学者已经意识到: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两者有着不可离割的关系。政治文化,按最早对此进行研究的美国政治学家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的看法:“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可见,政治文化是政治活动中一种主观意识领域,它包括了社会对政治活动的态度、信仰、情感和价值。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政治文化是种无形的力量,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它规定了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方式,从而制约着社会政治体系的运转活动,促动着社会政治体系的流转与变迁。但是,政治文化的巨大作用是通过政治社会化来实现的。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实现方式。政治社会化一般是一个社会内政治取向和社会模式的学习、融合、传播、继承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内部传播政治文化的过程。只有通过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才得以维持、传播、继承和发展、创造。因此,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之间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目的与过程的关系,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即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形成和传播过程;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运行过程的目标;政治社会化是形铸政治文化的手段;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的目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的内在内容;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实现的外在方式。可见,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统一体,是统一的一个过程。 政治社会化作为政治文化的实现方式,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个体社会成员来说,政治社会化就是个体逐步学会社会或群体成员所具备的政治知识、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及政治行为的过程。如果个体不能够顺利地完成这个过程,他就会对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不适应现象,出现不健康心理。因此,政治社会化是个体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健康的政治人格,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对于社会本身,或者对于统治阶级本身来说,社会成员或政治团体成员的政治社会化水平直接影响着这个社会或政治团体的稳定与巩固,甚至关系到它能否存在下去。对于一个社会的政治制度来说,如果人们对它不信任,不支持甚至厌恶、反对,它就失去了权威性,人们就会产生政治不服从行为,从而使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中。对于一个政党来说,如果没有人对它信任和支持,纲领就无法实现,领袖就无人追随和拥护,组织的政治活动就无人参加。所以,每一社会政治体系及每一政党都必须对公民及自己组织的成员进行政治社会化的训练与教育,因而几乎在所有国家,统治者把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纳入自己的政治决策范围,并投入大量的物力、精力、建立一整套的政治社会化机构体制,以确保自身统治的稳定。可见,政治社会化研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课题,也是一个现实课题,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二 政治社会化作为政治文化的实现方式,是一个现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两个方面的活动。在一方面,社会的每一成员通过教育和其他途径,获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知识和政治情感。在另一方面,社会凭借各种手段,传播政治信息和意识形态,使年轻一代接受政治行为和思维的基本模式。前一种活动是个体的政治学习,后一种活动是社会的政治文化传播。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把前一种活动称为政治社会化的第一过程,后一种活动称为政治社会化的第二过程。 政治社会化的第一过程是个体学习政治文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是政治社会化的主体。正是在不断的各种形式的政治学习中,个体逐渐地,从不自觉地到自觉地掌握了有关政治信息,获得了某种政治情感,产生了特定政治信仰,从而形成政治人格,成为一个政治人。这一过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个体学习政治文化的过程首先是个体政治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它遵循着个体的心理(意识)发生发展规律,呈现着以下几个发展阶段:①认知系统的建立。外界政治文化对个体的输入和刺激必然会引起个体的认知活动,这就促使个体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去理解政治文化信息和实质内容;评价文化信息的真理性、科学性。②取向——动力系统的发展。在认知结构建立和发展的同时,人建立了稳定的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反映这种人与环境的特定关系的心理现象,是需要、情感、态度等。这些心理现象的基本功能是取向——动力作用,它们构成了人的取向——动力系统。③价值系统的确立。人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自己的价值。人的价值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关系的反映。角色和地位集中表现了人对社会的价值。角色实现正是个体与社会联系的纽带。 个体政治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规律,正是个体学习政治文化的内在规律,它反映了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内在机制,制约着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水平与方向。 (2)个体学习政治文化是在社会交往中进行的,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 个体学习政治文化离不开社会交往活动,个体的社会交往是个体学习政治文化的根本条件。个体只有通过社会交往,才能不断接受外界信息,同时检验自身内化对象的可靠性和同质性。一般认为,个体的社会交往活动的发展,也经历了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递进三个阶级,即亲缘性交往——同伴性交往——多重性交往三个阶段。与这三个交往阶段相应,个体对社会政治文化的认同也经历了“顺从性认同——情感性认同——意向性认同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是同个体政治心理(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相吻合的。由此可见,个体学习政治文化不仅仅是个体内部诸要素活动的结果,它跟个体主体的社会交往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受着主体外部环境的制约与影响。因此,它是个体主体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