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1;B0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2)05-0009-0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社会嵌入对政治制度、权力分配、政治过程、政府管理、公民政治参与甚至国际关系等领域的深刻影响,甚至有学者提出了互联网政治学[1]。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引发的政治失序成为政治学和社会学中的重要问题。党和国家也十分重视互联网秩序问题,胡锦涛同志在2011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在此理论背景与现实要求下,系统地审视互联网环境中的虚拟政治秩序和政治失序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虚拟政治秩序的提出 现代意义上有关“政治秩序”最引人瞩目的现实无疑是20世纪末期的“苏东剧变”,即东欧各国政治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日裔美籍学者福山基于此提出了“意识形态的终结”,但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却认为“文明的冲突”仍然存在,“后冷战时代”的文化和宗教差异而非意识形态的分歧将导致世界几大文明间的竞争和冲突。两位学者表面上有差异的观点却在追问同样的问题——政治秩序何以可能,即如何从霍布斯的“利维坦”走向罗尔斯所说的“良序社会”。对政治秩序问题的探究可追溯到古希腊,现代很多学者也对“政治秩序何以可能”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例如: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以社会动员和政治制度化为基础提出了政治秩序模型,即,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不稳定。阿尔蒙德等人在《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中从结构功能主义角度解释政治稳定,以结构分化和文化世俗化为基础,认为政治发展就是结构分化后使得政治体系、过程和政策三个层次的功能协调发展。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以达尔文自然选择的进化论为模板,提出政治进化过程中政治秩序的稳定需满足三个条件:强大的国家、法治和让统治者负责的机制。国内对中国政治稳定的研究主要有理性选择理论、文化研究路径(如政治文化、社会心理研究)和结构分析等三大传统,在研究范式上则主要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现代化理论、集体行动与社会运动理论、社会冲突理论和社会失范理论等。有学者以亨廷顿的政治秩序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修正的政治秩序模型: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投资社会资本)=政治不稳定[2]。还有部分学者从社会资本视角探讨政治秩序问题,认为社会资本是政治秩序运行与维持的社会基础和政治资源,而政治秩序是社会资本培育的一个内在向度[3]。 秩序与稳定有密切关系,政治稳定是指“相对的持续性和政治体系的一些比较基本和主要的成分,如基本的政治价值、文化和政治的基本组织结构,不发生变化。”[4]根据政治秩序的三要素(政治实体、政治规则和政治控制),可以将政治秩序界定为“统治阶级为维护或发展有利于自己的经济关系而根据一定的政治理念制定一系列政治规则,并运用这些政治规则来对各政治实体实施政治控制的政治过程及其所呈现的政治状态。”[5]互联网时代的政治秩序问题更加复杂:一方面,以互联网为物质基础的虚拟社会有特殊的政治实体和政治规则,网民特殊的利益诉求和表达方式使得虚拟社会很容易陷入无序状态;另一方面,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媒介为现实社会中的集体行动和社会动员提供了快捷而低成本的渠道,这对现实社会的政治秩序也提出了挑战。互联网政治是政治实体以互联网为工具,按照一定的规则并在一定的政治控制下参政议政以实现其政治权益的行为和过程。互联网政治学关注的主要议题有[6]:去中心化、参与、社区、全球化、后工业化、理性主义、治理和自由主义。我们可以把互联网政治秩序以及现实政治秩序中与互联网紧密关联的部分统称为“虚拟政治秩序”,并根据结构功能主义将其简洁地界定为,互联网政治系统的政治结构与政治功能相协调。维持虚拟政治秩序的一般条件是:虚拟政治实体应具有明确的身份认同、明确的利益诉求和足够的政治理性;虚拟政治规则的内容应以正义、公平和良善等社会价值为基础,其制定过程应吸纳被统治者的意见;政治控制应具备合法性和有效性。 二、虚拟政治失序的成因分析 当虚拟政治秩序的实现条件得不到满足时,政治结构就不足以实现政治功能,就会出现虚拟政治失序,具体体现为个人行为失范和社会整合程度降低。虚拟政治秩序的条件和失序的背景,与互联网所形成的虚拟公共空间(姑且称为“虚拟公共领域”)的特点密切相关。例如,身份的匿名性、此在的流动性、行为的交互性、语言的碎片化以及政治参与的去权威化和去中心化,等等。我们从互联网政治中的政治实体、政治规则和政治控制等方面,对虚拟政治失序的原因和机制进行初步探索(参见图1)。 政治实体 乌合网民趣缘群体 主体悬置群体极化 政治规则 程序正义工具理性 政治控制 国家暴力市场权力 物质控制制度控制 匿名性 流动性 交互性 碎片性 去权威化 去中心化作为虚拟公共领域的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