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号]D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505(2008)06-0066-06 发展中国家政党政治的发展晚于西方国家,其中,拉美地区最早,亚、非次之。因此,发展中国家的政党体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自然、循序渐进地形成的,不仅带有明显的模仿痕迹,而且经常出现中断、反复的现象。19世纪30年代,拉美国家模仿英国的制度和法律开始实行政党政治,逐渐形成了保守党与自由党轮流执政的两党体制。二战后,大批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独立,这一时期的政党体制不是模仿西方多党制,就是模仿苏联一党制。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和政治力量格局深刻调整,在西方主导的“民主化”潮流冲击下,发展中国家的政党体制急剧变化,先后有近80个发展中国家放弃一党制或无党制,明确宣布改行西方多党制。此外,还有一些国家军政权“还政于民”,恢复了多党制。 一、西方多党制在形式上被发展中国家普遍接受 目前,在世界上近160个实行政党政治的发展中国家里,绝大多数都遵循西方政党政治的理论、制度法律及其原则。也就是说,从理论、制度和法律层面看,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政党体制与西方多党制没有什么区别。随着西方政党政治运作模式的引进,多党竞争、轮流执政的规则逐渐被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和民众接受,发展中国家的政党体制及其运作也呈现出一些共性特征。 (一)政党成为重要的政治因素,政党活动构成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景观。 一是政党的地位得到法律确认。许多发展中国家修改宪法,赋予政党法律地位,颁布政党法规范和引导政党有序竞争,政党则依法开展活动和参政。除宪法、政党法外,一些国家还通过颁布专项法律的办法,规范政党参与选举、募集政治资金、参与议会立法、监督政府活动。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政党将受到制裁。二是政党在政治体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政党通过选举制度、议会制度等合法有效地履行执政和参政、议政职能,程度不同地发挥着社会政治动员、民意表达、社会控制、政府组织和决策的功能,能够广泛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各领域和各方面。三是政党成为各国政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家的立法活动,还是政府制定经济社会政策,或是对政府施政活动进行监督,都离不开政党的讨论、决策和参与。四是多党选举被赋予了格外突出的政治意义和作用,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衡量政权合法性的重要指标。作为国家政治生活最重要的阶段性内容,多党选举是集中反映民意的平台。理论上,只有被认为代表了多数民众愿望的政党才能上台执政。 (二)政党遵守现行政治秩序,承诺在西方多党制的原则框架下开展竞争与合作。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承诺遵守国家制度、法律,致力于通过多党选举和议会斗争实践党的政治主张和治国理念。一方面,政党致力于通过多党大选夺权,并遵从议会政治原则。这一获取政权的“游戏规则”不但被众多发展中国家政党普遍遵守,而且已经得到民众的高度认同。时至今日,无论是冷战结束前一党制下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如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坦桑尼亚革命党等,还是曾长期坚持武装斗争的左翼政党,如巴西劳工党、尼共(毛)等,均调整纲领路线,纷纷通过多党选举的“票箱”走上执政前台,在议会内开展党派斗争,以贯彻政治意图。另一方面,多党制下各政党都不会对现行政治体制提出颠覆性要求,而是争取在体制内扩大影响。虽然一些政党执政后,通过修改宪法和其他立法活动对现行制度作出调整,重新分配权力,但均以有利于长期执政、掌控政权和推进执政理念为目标,而不是颠覆现行制度和体制。例如,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左翼执政后,大力建设一党主导的政党体制,宣称改代议制民主为参与式民主,弱化政党作用、突出领袖个人威望,但均未使多党竞争、轮流执政的体制发生根本性变化,领袖个人仍要依靠政党集结选民特别是选票,以图长期执政。 (三)多党制使发展中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民主氛围有所增加。 西方多党制的引进使不少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生活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反对党可以对执政党的施政行为进行合法监督,使政府的政治治理活动更加公开、透明。持有不同政见的人有了更多从政机会和发挥政治才能的合法渠道,反对党能够在议会中对执政党进行质询,在特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腐败,理论上有助于实现更好的治理。实事求是地说,多党制不可能杜绝腐败现象,但一些非洲国家改行多党制后,的确使严重的腐败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例如,肯尼亚全国彩虹同盟把反腐败作为竞选旗帜,并在2002年底大选胜出后,执政仅三个月就收回了前政府时期被窃取的1.88亿美元的财产。 另一方面,在实行多党制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民众的政治权利得到了扩大。在一些国家,西方多党制的实行的确起到了扩大民众政治权利的作用。这也是西方多党制在推行的过程中,虽然出现了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改造后却能被发展中国家普遍接受的原因之一。首先是普通民众的选举权得到了实质扩大。多党选举中,直选和普选制度的实行,使符合选举条件的各阶层国民都能够参与到国家领导人的选拔过程中来。一些伊斯兰国家改行多党制后,赋予了妇女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其积极意义不容忽视。其次,普通民众政治参与权有所扩大。在选举中,普通民众可以通过选票对各党的政策主张进行评价和取舍,使政党不得不更多地在政策纲领中体现民众的愿望和诉求,实际上扩大了民众的参与和决策权。第三,促进了民众政治参与意识的提高。许多民众不但学会了运用各种选举表达主张和见解,而且以此为工具维护自己的政治权益。例如,在2004年大选时,印度人数众多的农民及中下层民众就用选票表达了不满,把忽视农业、基础建设和就业问题的印度人民党选下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