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0;C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7)01-0037-08 随着科学思想、发现和猜想越来越通过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网络通讯渠道来传播和发布,网络通讯技术日益成为科学和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重要工具,知识的生产和使用包含着网络已经成为普遍的理念。这使得知识经济的发展获得了强大推动力①。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拓展与应用又有了新的空间和舞台。许多未来学家也明智地意识到,人类共同体内部的各种运动必然导致政治生活的变化,世界上各种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生机勃勃地运动,必然会导致现存政治形式、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的新陈代谢和除旧布新。网络技术不仅催生出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且网络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人类政治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了现实影响。当前,只有前瞻性地分析与研究网络技术及知识经济在现代社会中产生的各种政治效应,并加以妥善地对待,才能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和把握网络技术、知识经济发展的新政治环境提供基础。 一、网络时代的直接民主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选择了代议制民主作为主要的政治模式。因为它在许多国家具有操作上的适宜性和实用性。但人们并没有由此推定代议制民主是人类政治民主发展的终极形式,人类追求更为彻底、更为广泛的民主形式的美好愿望始终存在。在代议制民主的运行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其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和不足,且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公民民主权利的享有和保障。选民代表在参与立法和重大决策时,往往由于非专业化或缺乏必要的知识,在相当多的状况下只能沦为“表决机器”。而非民选的文官机构却由于其专业化的特征,反而在决策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对决策结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民选的代表只能屈从。由于上述这些情况,民选的代表非但不能代表全体选民的意志,就连他自己的意志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个别人的支配。正因为如此,电子民主可以使民主在一定程度上不通过代表来表达,而由公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互联网“同时还有潜在的民主收益,因为公民之间的交流以及公民和其代表之间的交流将要简单得多。公民也许可以向政府官员表达其观点,同时更加有效地收到答案。不管是发表观点还是在颁布之日询问问题都不需要安排镇民会议了。在大群人之间举行高质量、有实效的讨论将完全成为可能。真正审议性的镇民会议可能成为家常便饭。投票或许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或许还可以获得大量的关于候选人及其职位的信息”②。目前,在有些国家的个别城市,已建立起“电子市政厅”,市民们只要在家里点击鼠标,就能对有关市政建设问题及其他社会问题进行表决投票,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例如电话、卫星、国际互联网等)参与讨论和发表广播演说。1993年克林顿总统通过电子邮件与美国数百万网络用户建立了联系,并邀请他们就公共问题发表意见。在知识经济时代,公民和政府一样,可以共同享有许多的信息资源。因而,公民在许多社会问题上享有知情权,进而也拥有了直接的参政权。当前,人类有理由期望在进入网络信息时代之后,政治民主会更加向社会基层开放,选民们可以替换掉他们的“代表”,直接通过网络请愿,迫使立法机构就公众普遍认为重要的问题进行决策。 当然,也有学者担心,公民跟其代表之间的交流可能容易受到短期冲动的影响,而且其观点可能反映的是未经充分反思和讨论的要求。美国学者凯斯·R·孙斯坦认为:“当前阶段存在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低成本或者无成本的交流将增加政府对公众的短期要求或者未加深思熟虑的要求做出过快的反映,或者对作为政府治理薄弱基础的轰动性或者情感上的花边新闻做出过快反应。尽管各种不同的公共声音显然通常受到欢迎,但是选举运动以及对公共问题的处理已经吃了短期行为以及追求轰动效应的苦,……‘讨论广播’现象在这方面已经引起了相当广泛的注意。为公民提供一个可以相互交谈尤其是讨论公共问题的论坛当然是可取的。但是,如果政府官员对误导性或者轰动性的问题立即做出反应就不可取了。”③“政府还应当努力促进审议和反思,把它们作为了解流行观点过程的一部分。任何这种努力都很可能成为用新的通讯技术来实现宪法目标的一般策略的一部分。我们已经看到,电子邮件在这一点上很有前途。”④ 政府应当在培养和引导人们在网络空间形成客观的意见和提出审慎的建议方面做出努力,而不是放任自流或一味地迎合,网络时代直接民主的发展应当谨慎地予以推进。 二、媒体政治的影响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权威人士和著名学者以演说或撰文的形式预言: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经济和其他领域的广泛运用,会在今后几十年内构成一支影响到一切国家的重要的政治力量,并最终改变现有的政治运行过程。人造卫星、国际电子邮政系统、国际互联网、传真、电话、电视、无线电广播等新旧通讯媒体系统将会以各种形式组合汇聚在一起,将世界编织成一个紧密依存的网络。“因为信息与沟通主要经由多样化的综合性媒体系统流通,政治逐渐在媒体空间表现。领袖权被人格化了,而创造形象就是创造权力。……不管谁是政治演员,或他们的取向如何,都通过与利用媒体而存在于权力游戏之中,位于日渐多样化的整个媒体系统里,包括以电脑为中介的沟通网络。政治必须架构在以电子为基础的媒体语言上,这个事实对政治过程、政治行动者与政治制度的特性、组织和目标都有深刻影响。”⑤ 从理想状态来看,在这样的现代信息社会中,无论是政治家,还是普通百姓,只要感兴趣,他们在获取信息方面是平等的。任何人为的信息封锁基本上都是不现实的。因此,现代媒体为所有政治主体提供了一个新的、平等的竞争平台。个人、组织、政治机构都可以通过直接的、交互式的技术手段表达和传递信息,使人们直接了解、掌握政治生活的进展和演化,进行咨询、监督、审核、选举、表决和建议,从而从物质条件上提升民主建设的程度和水平。在由多种传播技术构建的媒体平台上,政治的可动员人数不是决定性的,政治方向策略的合理性也不是主要的,关键是政策是否具有“可宣传性”,也就是说,我们的政治正在受到媒体驱动,在媒体的强烈影响下运动、变化和发展。政治主体可以利用这个媒体世界的有效传播,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策略及时传播到社会中,也可以接收来自社会的政治信息。所以,媒体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以它独立的意志建构了一个政治系统,并按它特有的逻辑工作,按自己的“密码”解释政治、分析政治。这个系统是与现实政治系统并行或交叉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