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民族都有自己政治生活的价值情怀。这是一种政治的根本价值追求,是一种理想 化的政治生活图景。它虽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产生,但可以超越自己所由出的历史阶段 ,成为一个民族长期坚持的政治信念和化解不开的政治情结。一个民族的政治情怀作为 该民族政治文化的核心构件,以其绵软而又坚韧的力量浸润着人们对诸多政治问题的认 识和解决,从而使该民族政治生活方式在最根底层面隐约保持着某种历史的内在一致性 。传统中国的政治情怀是仁政。它尽管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但这并没有 导致人们对它的失望,反而更激起人们对它的憧憬和向往。然而历史已经证明了仁政的 非理想性和实践的不可能性,且对仁政的追求往往会不期然地堕入暴政的深渊。因此, 从仁政到宪政,就成为当代中国政治情怀的必然转向。 一、仁政的义涵解释 仁,可谓是中国政治文化的核心概念。独享政治权利的治国者以仁的精神去从事政治 ,追求政治的善果,即为仁政。 从现有的文献看,仁的概念大约起于西周后期。它虽然晚起,但很快为人接受。《国 语》、《左传》都多次出现“仁”字,并对“仁”字作出了初步的解释。对仁作系统解 说并反复申论的是孔子。在《论语》一书中,孔子讲到仁的地方有不下百余处,仁的界 说也是因事而宜。比如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仲弓问仁,孔子回答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樊迟问仁,孔子则干脆地回答:“爱人。”可见,在孔子 的视域里,仁是一个高度抽象而又相当具体的概念,唯其高度抽象,所以可作多方面的 解释,又因相当具体,所以能够为任何普通人所切身感知,是任何人都可以去体验和实 践的道德规范。孔子的仁可以说是一个面面观,一切美好的东西,特别是精神上的诸种 美德,都可以称之为仁。(注: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浙江人民出版 社1996版,第148页。) 那么仁到底是什么呢?首先从字义上看,《说文》:“仁,亲也,从人二。”孟子也曾 说过:“仁也者,人也。”还说:“仁,人心也。”可见,仁的底义是一种人际关系的 相亲状态,这种人际关系的相亲相爱,是发自当事人内心深处的喜悦和慈善。因此,仁 是说明人的关系的一个新概念,它从家庭中的伦理关系中生发,逐渐普及到社会关系和 政治关系。 综观《国语》《左传》《论语》等文献对仁的论述,我们可以把仁的义涵概括为以下 几个方面: 1.仁是一种根于善的天性的道德心。 孔子对人性没有明确的态度,但从其诸多论述中可以推测孔子对人性还是持有比较乐 观的看法,其性相近,其习相远,任何人都有向善的可能性,区别在于一部分人能够通 过自身的主观努力主动趋向于善,而更多的人则在圣人或君子的教诲下被动趋向于善。 而内心之善的最高境界就是由己及人的爱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注: 《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颜渊》)可见,悲天悯人的慈悲心 怀即为仁。 2.仁是一种以孝悌为本的人际行为规范。 有子说:“孝悌者,其为仁之本欤?”,有子的话符合孔子的精神,在孔子看来,人首 先是作为家庭成员存在,家庭的核心结构是父子和兄弟,孝悌便是处理这两对关系的行 为规范,孝是最高精神是“无违”。谨守孝悌就能维持社会微观层面等级结构的稳定。 3.仁是一种政治的总精神。 中国在氏族社会向政治社会蜕变过程中,宗法血缘关系并未被社会流动所撑断,反而 成为构建国家的基本框架,国家是缘着宗法血缘关系展开而成的。由此,宗法血缘体系 和国家政治体系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家国同构,服从宗子和服从政治首脑是一回事。 这样,移孝作忠,家庭伦理规范也可以直接用作政治治理规范。由此,仁也从家庭伦理 领域进入到国家政治领域。它作为国家政治的总精神与治国所凭借的礼有密切的关系。 仁是精神,礼是仁的实际规范,仁必须通过礼来体现自己,礼也必须贯注以仁的精神, 否则礼就成了束缚人的僵化教条。 以仁的精神为指导,孔子阐述了自己对理想政治的独到见解。他认为:政治是一个自 上而下以德化民修己以安百姓的过程,政治的关键是在上位者自身的素质品性和行为模 范,“政者,正也。子帅之以正,孰敢不正。”在上位者“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一个执掌政治大权的人必须慎重自己的言行,他们“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因此,理想的政治首先必须简拔出能弘道之人,他们堪当模范,又能率身垂范,在他们 的示范下,天下才能归之于仁。其次,这些掌握政治大权的弘道之人必须把仁的精神贯 注到政治中去,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恩惠于民的政策。如经济上的富民,精神文化上的教 民,使民更适合作为统治的稳固基础和为统治服役的得力工具。最后,理想的政治还必 须是有道的政治。孔子认为,道义和权力是二元分化的,在权力和道义之间,道义高于 权力。因此,统治者还必须接受“道”的导引、节制和衡判;作为大臣也必须“以道事 君”。在孔子看来,一个无道之邦,不值得人们留恋和向往,而所谓有道,其实就是礼 仁的和谐统一和富民足君。“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有周一代便是孔子所向往的“有道 之世”。 孟子完全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并明确把仁和政联系起来,提出“仁政”的政治理 想。这是中国历史上继“大同理想”后又一对人们有极大感召力的政治蓝图。在此后千 百年中,仁政比大同更广泛地为人所接受,成为中华民族的政治理想国。 孟子的仁政理想是建立在人性本善的理论基础上的。孟子认为:人之性善是一种非常 自然的存在。它其实是人皆有之的“不忍人之心”。社会行为中的仁、义、礼、智皆根 于心,“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我固有之也。求之则得之,舍之则失之”(注:《孟 子·告子上》)。这种仁义礼智所由生发的人心,即为仁。“仁,人心也。”其中的一 个重要规定性就是无害人之意图。一个人如果“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 ”(注:《孟子·尽心下》)然而,人世间总有一些事情要忍心去做,这时如果能够本着 一颗“不忍人之心”去做,那么也是仁的。“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 有不忍人之心,才会有不忍人之政;以不忍人之心,去行不忍人之政,即为仁政,实行 仁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在此,对人性的乐观主义逻辑地生发出对政治的乐观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