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经济方法研究传统的政治学问题是新政治经济学的典型特征,其中政党与选民的关系一直是新政治经济学关注的突出问题。哈罗德·德姆塞茨(Harold Demsetz)是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政党与选民关系的研究既渗透着传统的理性经济人假定等一系列理性选择理论,同时又用新的眼光进一步发展了对政党与选民关系的研究。本文重点介绍哈罗德·德姆塞茨在《潜在公用性、不可分割性与政治竞争》(注:H·Demsetz.Amenity Potential,Indivisibilities,and Political Competition.Edited by J·Alt and A·Shepsle.Repective on Posotive Political Economic.Ca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pp 144-160.)一文中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政党与选民关系的主要方法和观点。 一、政党与选民关系的研究前提和假定 新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新的交叉学科。它以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理性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为分析工具,来研究和刻画政治市场中主体的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哈罗德·德姆塞茨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假定展开了对政党与选民关系的研究。 哈罗德·德姆塞茨在文章中隐含的假定正是公共选择理论最著名的理论假定:人类社会的两个市场分别是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在经济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消费者(需求者)和厂商(供给者),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选民(需求者)和政党及其候选人(供给者)。无论是在经济市场还是在政治市场中,人实际上主体都是“经济人”,即有理性、会计算、有创造性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票来选择能给他带来最大满足的私人物品;在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实际选票来选择能给他带来最大利益的政党纲领或政策。正如1957年唐斯在他的《民主的经济理论》一书中提出的,“民主政治中的政治家与经济中追求利润的企业家是类似的。为了实现他们的个人目的,他们制定他们相信能获得最多选票的政策,正像企业家生产能获得最多利润的产品一样。”(注:Downs,A.,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New York:Harper & Row.1957.295.)唐斯认为,政治家的目标是为了获得政治支持最大化,政治支持最大化可以使他上台执政或竞选连任,这种政治支持最大化具体体现为获得选票最大化。政治家和执政党所追求的只是能给他赢得更多选票而不是失去更多选票的那些政策。哈罗德·德姆塞茨正是用“经济人”范式既分析了经济市场上业主、经理、员工及消费者的行为,也分析了政治市场上政党内部人员、外部人员及政党的行为。 哈罗德·德姆塞茨在文章中另一个假定也是公共选择理论的著名假定。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一个政党的党纲就是政党的产品,实际上是一揽子公共物品,它与投票人的偏好有直接的关系。在竞选过程中,为了力争更多选票,取得竞选胜利,政党及其候选人必须在竞选纲领中允诺为大多数选民提供他们所希望的公共物品。至于这些公共物品的内容如何,就取决于竞选纲领是单纬度还是多纬度,选民的偏好是单峰值还是多峰值,是正态分布还是非正态分布。哈罗德·德姆塞茨集中关注的是选民偏好与政党的关系,正如他在文章结尾出指出的那样,“自然,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和商业市场份额就可能反映这样的事实,政治偏好的变化要比经济偏好的变化频繁和剧烈得多。我知道无法解释为什么是这样的假定而不是相反的假定。很难提出一个关于偏好的普适性理论,不仅在理论上令人信服,而且具有显著的实践应用性。我将这个任务留给将来。” 虽然哈罗德·德姆塞茨采用的是理性经济人假定,关注的是选民的偏好,但是他的创新之处在于他突破了公共选择理论假定中的一些环节,认为政治市场与经济市场并非完全同构,政党与企业并非完全一样,政治候选人与企业投资人也不一样,政党内部人员与企业的内部人员更不一样。这实际上是对唐斯理论的批评或补充。当然,哈罗德·德姆塞茨在文章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假定,比如他提出,“我们假定代理成本为零。当然,这并非意味着代理成本对政治过程没有影响。但如果突出了代理成本,议员就能够曲解内部和外部投票人的利益,所以这里我不想讨论任何代理成本对政治行为的影响。” 二、哈罗德·德姆塞茨对政党与选民关系的研究内容 1.研究的主题及主要的观点 哈罗德·德姆塞茨认为他在文章中所关注的是当代政治经济学争论的一个中心问题,即民主制度准确代表投票人利益的程度。他概述了两种对立观点:一种认为民选议员虽然受利益集团的影响很大,但这实际上准确代表了投票人的利益。由于特殊利益集团的政治影响力比他们按比例占有的投票人数字更重要,所以这种民主制度所产生的政策并非都是中间投票人最偏爱的政策。正如在经济市场中富人所占的私人产品多于穷人一样,有组织的集团在政治市场中也占有大部分公共产品。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投票人的权威性在政治市场中实现同消费者的权威在经济市场中实现一样有效——投票人能够有效地控制民选议员的个人偏好。另一种观点认为,民选议员的政治行为完全有可能摆脱他们的投票人的偏好,从而偏离他们对投票人应尽义务的承诺,倾向于自身意识形态偏好而不是投票人的偏好。但由于代理成本的原因,致使民选议员即便在他们背离了投票人的偏好之后也能够保住自己的位置。